梦华的身价要大打折扣。
很少有谢夫人这样发自内心孝顺的儿媳妇,对家里两位老人的事儿不敢有一丁点疏忽,只盼着至少活到谢梦华出嫁吧,最好也等到谢谡元娶完老婆,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都是些没人能说准的事儿,谢老太爷现在身体还是杠杠的,但以古代的医疗条件,上了岁数翘辫子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谢夫人就想先把谢梦华的亲事定下来,可以晚点嫁,但一定要尽快定亲,她家夫君是什么样谢夫人能不清楚嘛,谢梦华指望不上她老子半点,只能抱住她爷爷这棵大树。
儿媳妇和女儿的思维就是不一样,钱夫人也担心钱珞瑾的婚事,却从没担心过自己父母的寿命问题,在她心里,谢老太爷肯定要亲眼看着外甥女出嫁。
在镇国公府陪着珞瑾住了一段时日,钱夫人亲眼看着谢夫人对钱珞瑾的教养很算上心,安排也周到,决定陪父母过完中秋就回卫陵,她还年轻,不能和夫君长期两地分居。
走之前,钱夫人有个心愿得了。
出嫁之前,钱夫人曾在都中的三清观许愿,之后一连数年没机会踏上故土,如今回来了,必须还愿才行。
去道观是积福积德的事情,钱夫人打算把珞瑾带着,谢梦曦连夜让冬菓做了一笼屉糕点给珞瑾送去,贿赂成功,珞瑾又央求钱夫人把谢梦曦也带上。
钱夫人拿她俩没辙:“只有一条,你俩不许淘气。”
嘴上答应得肯定爽快。
妾室轻易不能外出,谢梦曦攒了一肚子愿望要跟神仙说,去之前还兴奋地问两个姐姐有没有话让她捎给神仙。
谢梦华对这个庶妹依然不屑多说一句话,谢梦瑶对妹妹幼稚的行为也只是敷衍,这些都打击不了谢梦曦的积极性,书上说君子要兄友弟恭,大姐二姐不是君子所以不友爱,她是君子,一定要对姐姐们恭敬。
老人家最迷信,钱珞瑾不会放过这个讨好谢老太君的机会,她要亲手写一篇祷文带去道观替谢老太君祈福,等钱夫人走了,她在镇国公府的地位还要仰仗外祖母呢。
身为八千万党员之一的钱珞瑾从没写过祷文,关键时刻还得去求谢二爷,珞瑾记得在他书架上看到好几本道经佛经之类的。
珞瑾找对人了,谢二爷一直担当谢老太君秘书长的身份,老太君往年的祷文也都是谢二爷执笔,谢二爷是个侄女控,哪挡得住珞瑾撒娇卖萌。
不过谢二爷这几日正病得厉害,连孩子们读书都顾不得,要不是除了他没法找别人,珞瑾也不想打扰谢二爷养病。
谢二爷卧病在床,丫鬟服侍他吃过药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