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池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她和之前的融大姑娘是一人,便只悄悄的挑了一日,裹着兜帽披风,由融语淮领着去上了柱香烧了纸钱就回来了。后头又在小曹氏棺木要经过的地方让人设了路祭。
融语淮是嫡子,没有给庶母守孝的道理,何况孙家好容易松了口定了日期的,融家老太太和融进彰怕迟则生变,不允许再往后推婚期,仍是按照原期举行了婚礼,薛池没了心情去参予,只让人送了贺仪过去。
这半个月来她总是心中不太舒坦,整个人都有些倦,没了食欲吃不下饭,觉得是自己触发了小曹氏的死。
☆、116|5.31|更新
薛池这个样子,让时谨很忧心。
这段时日他忙着筹备婚事,准备还政事宜,非常忙碌。每次只是夜里过来,在灯光下并没有看出薛池有太大的变化。
他知道她心里不舒坦,可这种事情只能让时间冲淡。直到今日,他躺在床上,把玩着薛池的手,捏着薛池的指骨,明显的感觉她瘦了些。
他目光微含着忧色:“不是你的错,何必放在心上?是她自己求仁得仁。”
小曹氏的事情,薛池都和时谨说过了,包括小院中埋着的真正融妩。此次融进彰等人忙着操持融语淮的婚事,又认为小曹氏临死前要让人扶棺回鉴竽的这个要求太不合理,不想操持。
就是小曹氏的娘家人也并不太赞同,认为离得远了连上坟扫墓都照应不到。
荣恩公府的老国公和老夫人因为伤心都病糊涂了,世子夫人便做主,把小曹氏的嫁妆拖了回去,融家如今也不敢反对。但小曹氏临死前是把所有的银票都给了柴嬷嬷的,因此柴嬷嬷有了银钱便一意孤行雇人扶棺。
柴嬷嬷拿着遗愿说事,曹、融两家不主动操持已经是说不过去,岂有还拦着的道理,只得允了。
因为小曹氏毕竟当过薛池名份上的娘亲,时谨听人禀报后便也遣了人跟着,防着柴嬷嬷一个老人路上有个意外撂下了,如有可能还预备让人将那位融姑娘挖出来,和小曹氏葬于一墓。
时谨做这些事原本也没打算告诉薛池,只是看她忧心,少不得拿来替她宽心了。
薛池却笑道:“我知道,我也想通了,就总是还有点不舒坦。”
时谨看了她一阵:“明日我陪你出去散散心,去打猎好吗?我有座山头全种了果树,你要不要去摘果子玩?你喜欢谁都可以带去,你从前用得惯的四个丫头要不要找回来?”
薛池闻言直笑:“不用了,现在果子也大多没熟呀,晚些日子再去,你先忙吧。”
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