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只是个肉骨凡胎,覆巢之下,明哲保身都思之不及,更何况把霉头往自己身上揽。李怀瑾却不是这样的人,义气,性情,南下到保定,歇在驿馆里,半天都晃不见了,后来回来,悦离问他去哪儿了。他说去会一个朋友。离了保定她才知道,九贝子允禟,哦不,现在叫塞思黑的,被羁押在总督衙门,他转托人想见面,最终也没有成功,只见着他从前的贴身太监,转托了些东西去。悦离问,你跟他还有交往?
李怀瑾说,从前去过他府上,也算相交。
悦离没细打听,她想起从前的事,自己还差一点做了允禟的小妻,如果做成了,此刻又在哪儿。可是过了几日,她还是忍不住问允禟眼下的情形。
李怀瑾说,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圈禁起来了,听说倒是为福晋新丧的事格外伤心。
悦离轻描淡写地听着,其实是想按图索骥,推测允禩会有怎样的遭际。可是李怀瑾突然说,下人不晓事,反正即使福晋活着,还不晓得见得上见不上,又何必急着告诉他死讯呢。
她不语,话又不是刀子,怎么可以使得如此惨绝。
可是她后来知道李怀瑾是对的。投奔蔡府的第三日,听说是太太家的亲戚也来了,那算是相熟的近亲,全家聚在一起摆桌,李怀瑾也入了男宾席陪客。悦离跟老夫人告假,因为与来客不相熟又不好解释她的来历,老夫人就顺了她的意。她一个人溜达到湖心亭,一阵秋波,远远听见花厅里待客的喧闹声,她早已做惯了局外人,倒不觉得落寞,没有欢宴就不会散场,反而安全。她正发着呆,却见李怀瑾沿着湖沿儿远远走过来,身后跟着蔡府的管事,他们走得匆忙,并没察觉她隔水相望,径直进了西院的住处。
这当口九曲桥对面一个十二三岁的白净少年冲她招手,叫道,“小舅妈!”正是蔡府的小少爷珍哥儿。男孩子眉清目秀的,十分调皮。她初来的那天,亲热地叫她“姐姐”,被大人调笑着纠正过来。她不说话,冲他微笑,他跑来说,听老太太说你心口疼,好些没有?
42、尾声 。。。
她说,好多了。
珍哥儿一副遗憾的样子说道,我以为你还没好,所以给你送副良药。
她问道,什么?
珍哥儿一笑,眼睛撇成月芽儿,要是你高兴,可得好好谢我。
他递给她一封信,说,北京来的。
她拆开读了,又折起来收好。跟珍哥儿道过谢,就回院子去了。李怀瑾正跟管事的在商量什么,见她进来,避出去了。
天黑了,没有点灯。她在想九月初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