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提亲的,若给人知晓了兄嫂与段家退亲,玉茹日后的亲事也到底要艰难些。”二太太听见二老爷如是说,便又要动怒,万氏忙忙上前给二太太捶肩“姑娘暂且息怒,老爷这话却也有些道理。咱们毕竟离开江北也有年头儿了,虽是书信不断,终究不晓得是何种情形,事发突然,按常理,自要先救四姑娘的急才是。七姑娘还小着两岁,咱们打今儿就给寻摸着,总能遇见个好的。四姑娘就耽搁不得了。大户人家的嫡姑娘,十四上不订人家,要么就是父母双亲娇纵太过,必不是个好性儿的,再有便是这姑娘自己不是个好的。谁家要是有了这样的姑娘,父母族人,兄弟姐妹的名声儿都要被带累,到时候就是咱们二房的哥儿姐儿也难寻称心如意的亲事了呢。”
二太太转头看了万氏一眼,“堂兄曾郑重相托,要我顾着月娘些个,如今,我劝她如此,怎对得起我们多年的情意?又有什么颜面见堂兄?”万氏见二太太为此事如此惶惑,便紧几步到了金檀木交椅前跪倒在地,“太太若是当真顾着与当年沈家八姑娘的情分,又顾着堂少爷的请托,这劝人的信必是要写的。”
二太太看着万氏,“太太,四姑娘的名声一旦毁了,整个周姓族人的小姐公子们这一世的姻缘都要受了牵累,江家如今显赫非常,找个由头跟咱们周府退婚却也不难,唯今之计,只得先将这亲事给了四姑娘罢了。当年的沈家八姑娘,如今的周府三姨娘固然都是为着七姑娘筹谋,奈何,她已多年不问世事,况又身在局中,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怕是她一时未必虑到,还是要太太点拨与她才是。”二太太听万氏如此说,倒是一时没再开口,怔怔望着厅外面那开得茂盛的玉雪琼花出神。
二老爷在一旁也不做声。万氏见自家姑娘如此,便给二老爷倒了杯茶,便悄然退出了厅中。“老爷,大伯论理本是庶出,是婆婆当年怜惜他年幼聪慧却生母早亡,才将他抬做了嫡出。如今,玉妍与大伯当年的景况相去不远,况还有月娘那般深明大义,年纪轻轻独守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