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如此行事,定不会有什么差错的。”
德业虽说是没什么活络心眼,可并不代表他人死性,知道夫人已想好对策,便举了双手赞成。毕竟儿子到了入学的年龄,没得多余银钱怎么能请来好的先生,女儿也会慢慢的长大,嫁妆也要逐渐的攒起来才行。上次去老宅看大哥家的女眷,绫罗绸缎金簪玉饰好不晃眼,连个小娃娃穿着的据说都是百两一套的钗裙。反看自家的娘子和女儿,还是家里针线房做得的衣裳,料子也不名贵。自己这辈子是赶不上大哥的心思手段了,可也希望妻儿们能过的更好些,所以这小小的律法空子,德业也是闭着眼睛假装没这回事了。
得了夫君的支持,李氏算是有了主心骨了,可对于该把铺面改作什么,一时间还真是有些不知道。两个铺面一大一小,小的那个位于繁华的街面上,要是稍稍大点的话,开个酒楼茶肆什么的倒是肯定能赚上不少。可要真是那样,好地段大门面也根本轮不上德业一家得着,这还是老大一家怕被人戳脊梁骨,不得以才给这么个好地段的门面房。现在这家租户做的是胭脂水粉大姑娘们的买卖,李氏压根就没接触过,又没有更好的商机,便打算继续承租出去。稍大的那个临着外城的贫民区,虽说京城里大多数的人口都住在那里,可有钱的却找不出一户来。现承租的那个租户也是把门面房隔成大车店,转租给些跑腿子和进城贩货的挣些铜子维持吃喝,要多挣些银子根本就不太可能。
主仆二人分析着两个门面,却挑不出可行的商机,一时之间犯了难的李氏,不得不请来李仁为自家出谋划策。李仁得了嘱托也不敢怠慢,别说府里两个老泰山下了圣旨,就看在李氏自小在自己眼前长大,还一直都对自己敬重有加的份上,也得尽心尽力才是。一连着十几天,李仁就在两个门面房之间来回晃悠,观察观察附近,又探听探听周围的。终于在众人的企盼之下,李仁有了一个绝妙的商机。
曹家位于外城贫民区的门市房,正好就在内城门的附近,每天城外的农民,或外地来的人们,不管是来做买卖的,还是等活卖力的,很多都会投宿在这个大车店里。做买卖的图意这儿离城门近,城外来的人大都住着比较远,小买卖人好赶个早集,外城都是穷人卖不上什么好价格,有新鲜瓜果蔬菜的农民,大都会花几个铜子先对付一宿,第二天好到内城先把卖相好的得个好价钱,剩下蔫的有斑点的才会在出城时顺便在外城处理一下。等活的苦力门也都在这蹲点,白天都围在内城门附近等着大户商家来挑人,晚上就住在附近吃在附近对付一下为了能多存下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