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窖里的日子每天都很危险,匪军的烧杀抢掠暂且不提,整日食物匮乏,生病也无药可医,随时都能把两人的命要了。
但刘馆陶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危险,她只知道每天肚子很饿,头很晕,李静安很烦人。
至于他为什么烦人,刘馆陶也说不清楚。李静安是个很有礼貌的谦谦公子,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无论干什么都文质彬彬的,看不出一点儿坏水,有吃的首先分给刘馆陶,其次才是他自己。
可她总有一种直觉,这家伙不是善茬,但到底哪里有问题,她又说不上来。刘馆陶唯一知道的是,如果她还住在长安城里,断然不会和李静安这样的人有过多来往的。
后来,李静安在地窖的顶口开了个小孔,遇名居地势高,小孔能看到外边的大街,李静安每天就用这小孔给刘馆陶播报最新战况。
天黑了,他说。
天亮了,他说。
天又黑了,天又亮了。他说。
有人在杀人,他说,快看,那是不是你的车夫?!
刘馆陶知道他在吓自己,懒得理他。她整日半梦半醒,昏昏沉沉,完全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某日,李静安在小孔前整整看了一天,大概傍晚的时候,他忽然很高兴地说:“援军进城了,我们马上就能出去了。”
刘馆陶一听,也十分高兴,拖着沉重的身躯凑到那小孔边上,听见李静安在自言自语:“本以为还要再受几日苦,看来朝廷派来的绝非等闲之辈……会是谁呢?”
刘馆陶管他是谁,只要能让她从这个暗无天日的地窖里出来,哪怕是一只蟑螂,她都愿意跪在地上喊他祖宗。
她从小孔里往外一看,大吃一惊,入城那天,外边繁华大道,干净整洁,如今到处都被砸被抢,破败不堪,街边随处可见干涸的血迹,还有二三个尸体,倒在路边,无人问津。
斜阳洒在街道上,有一队人正在进城,队伍极长,每个人都持着寒光凛凛的黑兵器,披着铠甲,踩着重靴,全是冰冷又勇猛的士兵。
这段宛如幽灵的队伍之后,一个骑着黑马的青年进入了她的视野,在黑压压的士兵中,这青年是少有的白净整洁,没有穿盔甲,只着一身素衣,很是单薄。刘馆陶正想再看两眼,李静安把她的头掰到一边,凑到小孔边:“看来就就是平乱的主将。”
刘馆陶难以置信,在她看来,这青年应该是来凑热闹的,他看上去那么年轻,怎么可能当上主将?
学好难,学坏却是很容易的,刘馆陶也把他的头掰到一边,自己凑到小孔边,只见那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