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去?”
“沐浴,上朝。”
-
被拷打的黑衣人应当是杜从南的心腹,否则杜从南两次的紧要行事也不会将他带上。除却审问出杜从南的行迹外,江愁予还从此人口中套出了别的。今日早朝,他联动数名朝中官员弹劾丞相长孙信有不二之心,助端王同党杜从南在流放途中逃跑为一,背地里与端王来往为二。
长孙信自然矢口否认,然而他激动的一番说辞在人证物证前显得格外苍白。
金銮殿中他被当场揭下乌纱帽,留下丞相一职的空缺。
自古以来,帝王与权臣之间的纷争从未止歇。
长孙信的倒台,意味着一批主张分化事权的臣子们失势。偌大宫殿中传出蠢蠢欲动的嗡躁声,他们亟于举荐出一人来顶替长孙信的位置,却听帝王声音道:“今丞相之位空缺,还需选出一人辅朕万机。朕观中丞御史年少捷思而腹有奇谋,助朕霸业。任职以来所为之事历历可察,不如让他暂代丞相一职,如何?”
“不可!”
“百官之长,岂能这般随便!”
“御史中丞自上任后虽在官民一事上颇多建树,然而中丞担任此官不满期年,焉能担起卿相之责?!”一群人愤愤舞袖,道,“我朝数代丞相皆年逾六十,让资历浅薄的中丞担任岂非可笑?”
“开封尹大人这话,未免太一棍棒打死所有人。”立马有人跳出来反驳,道,“昔江左周郎年二十一时,已随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秦国甘罗年仅十三,就使计得十三座城池,封侯拜相……中丞大人自上任以来颁法立规,推崇新法,以此才能,为何担不得我大晋以来最年轻的丞相?”
“你……”
两派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面红耳赤。
与长孙信同帮派的人见圣上偏向于江愁予这边,无可奈何下退让了一步。
御史中丞暂代丞相一职,为期三月,三月后以其官绩衡量其去留。另外,既是为了避免江愁予在官事上出错,也是出于制衡他权势过大的目的,置左右丞相辅佐帝王之业。混迹官场四十余年的知枢密院事担任左相,江愁予任右丞。
仅仅在一早朝的功夫里,整个大晋朝廷便已改头换面。
“梅雨时节,苏州一带极易水患。”早朝结束前,圣上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意有所指地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先皇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亲自南下考察民情,恨只恨朕一时间走不开,去疾,这一趟,你替朕去。”
启程时,不过也是二月十五夜的第三日。
彼时乌云摧城,山雨欲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