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这才住了嘴:“你如今年纪虽小,但入蒙学算是大龄,去了书院要敬爱师长,友爱同窗,知道了吗?”
“学生明白。”杨明昭心里长呼一口气,可算是念叨完了。以后若是再让他发表意见,他绝对也要绕着圈子来说,杨明昭暗自发誓。
杜秋蔓见到杨明昭出来,向他招了招手,二人一起坐上马车。
周达骑着马走在最前面。
四周仆从向车夫示意,一行人朝着清溪书院而去。
“周大人都嘱咐你什么了?”杜秋蔓好奇问道。
“他问我天下学子为何读书?”
杜秋蔓翻了个白眼:“啧,还能为什么,无非是光宗耀祖,升官发财。”世家横行的时代,光宗耀祖绝对是读书人的主流,毕竟国家这个概念还没有那么深入人心。
杨明昭:“……”蔓姐儿说的有道理!
“你不会这样说的吧。”杜秋蔓回过神,紧张问道。
“没有。”杨明昭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回答一五一十说了,顺便还把周达的教诲也一并说了。
杜秋蔓听后蹙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名逐利并非是什么不可言说之事。只要手段正当,每个人都可以追逐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何况,我也并不认为市井小贩就低人一等,圣人学子就是高高在上。就拿咱们家的那几个商铺来说,正是因为有孙掌柜他们兢兢业业去赚钱,我们才会有银子去念书,去裁制新衣,去收留那些乞儿。”
见到杨明昭陷入沉思,杜秋蔓伸手捏了捏他的包子脸,笑道:“周大人也是为你好,这些话我们放在心里就好,在面上就不必说了。等以后咱们昭哥儿当了大官,对市井小贩们好些,自然也会有更多的官吏效仿,有些事说一万遍不如亲自去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