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农田,开阔又安全。
已有人在此处等她。
“又带人来了?”
朱暄笑着迎上去:
“严师父,我这次给你带了六个徒弟。”
“够了够了!算上这六个,已经有两百个了!再多了也照顾不过来。”
严随未被烧伤的半张脸绽放出大大笑容,他这半年过得舒心极了。
本以为跟侯爷南下守灵是相互做个伴,在昭阳公主墓前了此残生,没料到守灵人做不成,倒做成了武学师父。
虽说学生不是军户子弟,而只是一群及腰高的丫头片子——据公主(对文书方文水和主簿石大山)所说,这些都是她以后要用的“贴身丫鬟”。
至于丫鬟为什么不学洒扫绣花,而要学刀枪棍棒,又为什么公主只有一个人,却足足需要两百个丫鬟,还要一拨一拨每拨十个依次送出城。
——别问。
问就是阿宣姑娘娇气讲排场难伺候,贴身的活都需要力大无比的丫鬟。
再问就是哪有那么多,只有几十人而已,你们全都数错了!
严随每次见到石大山怀疑人生的表情,都油然而生一股同情。
但那同情并不多。
因为石大山和方文水可以蒙起眼睛自欺欺人,严随并不想。
他很珍惜自己的新生。
而这新生,是昭阳公主给的。
“姑娘要不要看看训练成果?”
朱暄讶异:“这么快就有成果了?”
严随一声口哨响,后头几排房屋内霎时冲出一群孩童。
又是一声口哨,两百个孩童迅速分队分列,以每队四排每排五人,每小队二十人,共计十个小队,飞速站好。
每个孩子肩膀绑一条红绸,绸上歪歪扭扭地绣着自己的队列名与编号,小小的身板个个站得笔直。
随着严随一声令下:“点名!”
为首的小队长立时向前一步:
“第一小队队长裴花花报道!第一小队共二十人,均已到齐,见过阿宣姑娘!”
“第二小队队长孙想娣报道!第二小队共二十人,均已到齐,见过阿宣姑娘!”
……
十个小队,就连只有十四人的第十小队也在接收今日新来的六个姑娘后满了人数。
然后是演武。
朱暄看完演武,简直大喜过望,这些孩子送来最早的也才两个月,刚来时一个个病恹恹,说话有气无力,如今都能正儿八经对练了!
虽然因年纪小,严随还未让她们摸过刀枪,对练也只是摔跤或者棍棒,但是孩子们吃饱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