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市场交易的。
三是贫富差距过大。回报过于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多数人两手空空。要知道科学研究和体育运动一样,需要的是几个明星和庞大的基础人群,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少了,明星也就没有了。和体育运动不一样的是,研究对交流和研究条件的要求很高,基础人群可不是业余爱好者能够支撑起来的。行业圈和开放式研究中心只是打开了那扇门,只有足够的资金流入先养活还没有明显贡献的基础人群,才能保持一个行业的活力。
总而言之,社会体制对科技进步的促进力,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尤其对于新领域的开拓,隐隐的还有一定的压制。科学,还没有成为一种宗教。而资源枯竭的危险,仍然威胁着这个世界,至少在理论上,对化石、矿物的依赖还没有消失,能够一直循环下去的经济模式仍不存在。
在强有力的政府还存在的情况下,利用税收打理科技投入和分配是个不错的思路。
先介绍一下税收的历史和发展。
税收或它的前身、变种,都是掌握武力的最高统治者们维持统治需要而必然的行动。
初始的时候直接征收产品和劳动力,后来基本上体现为货币。征收的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多,从人头、盐铁、茶酒,直到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
但从21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税种有下降的趋势。一来是因为国家掌握的资源更加的强大,生产力的提高使国家不再重视一些小领域的税源。二来是因为人类直接劳动和机器的力量比较起来,至少在维持现状这个方面,作用是越来越小。
说起来挺悲哀的。21世纪最响亮的口号是——最缺的是人才。而不是人才的大多数劳动者,先是被轻视被管理,22世纪后更是变得可有可无。出于同情,也出于这些人渣确实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榨,国家对弱势群体在税收上确实开始网开一面了。
照顾了弱势群体,强势群体和利益集团更不能不照顾。无论从理论、从实践、从道义、从进化论上讲,强势群体都是国家的精英、进步的源泉、社会的支柱、对外竞争的力量、财富的创造者、各项事业承担者、财政支出的领取者、鼓励的对象…。。
23世纪的国家财政收入构成大致只剩下了资源税、消费税、铸币税、财产税等几大类,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所得税和曾经占据过半边天的流转税,都已经边缘化了。
但庞大的税收系统仍在,而且在数字化的支持下比任何时期都要强大。让他们帮忙做点事情可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王想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