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陡然鼻酸,半生已过,没想到今日才寻到值得自己效力终身的主公。他肃然说:“此事我愿为郡王马前小卒,必将办成!”
听到宋冬支持,宣瑾瑜也不禁喜上眉梢,这段时间打交道下来,她深知宋冬这种谨慎又懂得变通,善于断事又能深入民众的人才有多难找,毕竟这可是个人均文盲的年代,要是宋冬反对她这个计划,那做事时难免别扭,她要再找个放心的人也不容易。
宣瑾瑜展颜一笑:“既如此,那就有赖宋大人劳心了。不过,这次垦荒,参与之人需得有两个要求。第一,此次开荒得到的田地,头年种植需听县廷府调配,首茬粮食只能种植菽豆,次年方可自定,第二,凡参与之人已有的田地里都必须间种菽豆。”
这又是为何?宋冬又不解起来。自打遇见小郡王,他每日都有数不完的困惑。
宣瑾瑜先是给宋冬讲解了豆类植物可从世间气息种汲取一种有利元素,名曰氮,南沧县现在种植的栗米和菽豆间着种,反而菽豆会给栗米提供肥力,使得栗米增收。而刚开垦的荒地地力贫瘠,正适宜种植菽豆调理。
不论是造农器还是种蘑菇,郡王爷都已经证明了在农术上的超凡造诣,宋冬也就一口应下,又和宣瑾瑜商量了垦荒的具体办法,这才回去拟公文实施。
而这次的公文,却仿佛平地一个春雷,在南沧县激起了千层浪花。
溪头村里,村长田光召集了村民们议事。
田光说:“县廷府的公文,你们都听说了?”
急性子的小辈田万立马就出口问:“叔,这告示说的可是真的,每户去开荒,就能得一亩地?”
其他辈分高的村民也着急想听,只是拉不下脸来像小辈一样沉不住气,闻言也都竖起了耳朵。
田光说:“我问过宋大人,宋大人说,就和在县廷府买卖的田地一样,到时候都给田契,当场画押。”
给田契?这可是白纸黑字,看来是真给?村民们都屏着呼吸想,要是多出一亩地来,每年就能多出两石粮食,有了粮,是不是就可以换只鸡换只羊来养,鸡和羊养大了,是不是就能换成银钱修修这漏雨的破屋子……
田万立马又嚷着问:“叔,那还等啥呀,赶紧去开荒呀,县里的大人不是说每户还得报名吗?”
“可这开荒的活,可不轻省,每户人都自己掂量,能不能做得下来。”田光说。
这时候,辈分高的族叔田山站出来说话了:“我说,庄稼人就没有不苦命的,开荒也就苦一个月,白得一亩地,平日里苦个几年也挣不下来!”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