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凤毛麟角, 不能以常人的角度去揣度。
换个其他人, 早被府君捏死了,起码是被边缘化了,多少年都不可能做什么实事,更不可能被升迁。
季兴邦对于府君大人忽然在自己面前改变了嘴脸有些震惊。这些日子以来, 他已经见过不少见风使舵同事的嘴脸, 但是没想到府君这么大的官员也能拉下脸来对自己示好。
果然还是自己年轻脸皮不够厚, 若是自己的话,被自己这么打压的人翻身了,恐怕没有府君大人这种心胸,还能扬起笑脸这般继续继续拉拢人家。
不对,这脸皮厚和年轻年老也没有什么关系,自己前世里也做过好几十年的官员了,按理说算心理年龄的话也有□□十岁了。
可是现在还是拉不下脸来,可见这种脸皮厚薄的事情与人天生下来的性格有关。
季兴邦然外放临汾府,自然是想为百姓做一点实事的,因此府君大人这样笑脸相迎,他便也就着台阶下台,没有给府君什么脸色看。
二人在明面上自然是冰释前嫌了。见面时候也能笑脸相迎,说些场面话,花花轿子抬人嘛。
府君大人对季兴邦这个农事官也变得非常看重,一改之前抠门的嘴脸,从临汾府府库之中拨了两千两纹银给农事官季兴邦,让他多招募一些工匠,给临汾府治下的十个县尽快全部换上新式的农具,不要耽误春耕。
同时他也给治下十个县的县令下达了公文,让他们按照朝廷邸报之中皇上已经公布的要求赶紧行动。
同时他说了自己已经从府库之中拨了两千两纹银给临汾府的农事官季兴邦,让他做了工具之后尽量平均分给底下十个县的人。
但是这些工具对于十个县的农村体量来说自然是不够的,最多可能只能得到一半。
于是府君让十个县的县令从自己的县中自筹一半的经费,然后每人拿着银子到府城这边来向季兴邦购买新农具。
府君大人下了死命令,各县县令一定要在今年春耕之前将两种农具在临汾府全府十个县市之中推广下去。
春耕之后他要绕府一周,将十个县全部走一遍进行检查,到时若是哪个县令还没有做好的话,到年底他将会给他一个“劣”的考评。
虽然府君大人不像吏部那样有着底下官员调整升迁的生杀大权,但他作为县令大人的直系主官,吏部定然会非常慎重的考虑府君大人的建议的。
府君大人给了“劣”的定义之后,吏部那边最多也只会给一个“中”而已,更大的可能性是跟着府君大人直接给一个“劣”,完全没有可能为其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