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大人的意思,直接给这个县令一个“优”的考评。
除非这个县令关系能通天,否则到考评之年得到这样一个“劣”的考评后不可能调到更好的县去,有可能继续在这个县内干下去,或者是被调整到一个更差的地方去,总之结局并不会那么美妙。
事关大家日后的仕途,十个县令大人自然对府君大人的这个要求非常的看重。对推广新式农具这件事情非常的看重。
没过多久,十个县令大人们便带着人、带着银子纷纷齐聚府城,拜会季兴邦这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农事官。
按照以前的规矩,县令大人带来的银子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孝敬府君大人的,而具体办事情这个农事官季兴邦自然也少不了一份银子,否则的话人家自然会根据手中推广新农具这个权利卡着你。
若是钱给的不到位,季兴邦等到春耕过了之后才拨给你农具和工匠,让你在府君大人那儿得了一个劣的评价,你心里怪他怨他,明面上却还没办法处理他他。
人家可以解释的理由多了去了呢——比如说府里县太多了,其他县更紧急更需要农具之类的。
人家又不是不给所有的县城,也不是不给你这个县城,只是往后推一下给你新式农具和给工匠的时间,暗搓搓的把你排在最后一个,你有什么办法?
总得有个先来后到,总得有个顺序吧,总得有人在最后呀。
你没给过人家钱,人家自然就把你放在最后一个了,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你就算说破天也没有办法让他被处理,被撸官啊。
人要想找理由的话,总能找出千百个理由来推脱的。
到时候人家身上推得一干二净,一点事情都没有,留着你被府君大人打了一个“劣”的考核,再被吏部弄了一个“劣”的考核,分到一个更差的县里去,一辈子不得翻身,这个苦果只能你自己尝。
因此为了不品尝苦果,这些县令大人都学聪明了,很会打点上上下下的关系。
他们在给了夫君大人一笔不匪的银子之后,到季兴邦家中去拜会的时候也带了很多银子。
可是这些县令大人们完全没有想到,季兴邦这个新来的农事官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与他们之前遇到的所有官员都不一样,这个人竟然是不收好处银子的。
刚开始季兴邦第一次拒绝的时候,他们还以为季兴邦不过是假清高,摆个样子而已,须要人三催四请地送银子才愿意收,于是脸上笑笑的先将银子带走了,但心中却是打定了主意,还要再来一两趟,一定要把这些银子送掉才算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