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属下都知道县令大人去给季兴邦送银子了,却不知道这些银子还没送出去,又带回来了。
于是他们就按照已经送了银子的那种底气去季兴邦这个农事官处,领了本县新推广的县里的农具以及申请的带回县里的工匠。
季兴邦一点都没有卡任何人,按照规定将所有县的农具资料按比例拨付,工匠也按比例分配。
至于各县需要自筹银子制作的部分,他也没有收取任何的钱,没有指定让各个县的属官们到哪个店里去买材料,把县里的属官们和和气气的送走了。
等到县令大人一觉醒来,属官们已经候着笑眯眯的来向他汇报:“大人您办事真是敞亮,那新来的农事官季兴邦也是个讲规矩的,收了钱就好好办事,现在咱们县的农具和工匠都已经领来了,即刻可以启程回县里了。”
县令大人听完之后可傻眼了,一个头两个大,对属官说道:“可是昨夜我送钱给季大人失败了,季大人没收我的钱。”
属官这个时候却傻了眼:“那可怎么办?东西都领来了。一般情况下没给钱人家不给领东西的吧?”
县令大人左思右想之后觉得——不行,还是得把钱给季兴邦补上。
于是县令大人和属官带着银子第二次跑了季兴邦的家,还想给他送钱。
可这一次他们也被恭恭敬敬的请出来了,人家真是不收银子。
县令大人皱眉向其他县的人一打听,才发现来府城的十个县令都是一般的结果,季兴邦并没有厚此薄彼,说不收钱便是十个县令的钱都没有收。
于是他们带着满腔的疑惑和整整齐齐的农具,以及工匠回自己的县里去了。
路上,县令大人们和属官们商量,难不成这世上竟真的有那些不爱银子的人?
他们对季兴邦这个府城的农事官有了更多的兴趣,便着人到处去打探打探,想了解这个人的事情。
同时县令大人们也松了口气,府城那边送的银子少了,他在县里搜刮百姓的银子也就可以少一点了。
难道是每一个县令们自己想要刮地三尺剥削老百姓的吗?还不是因为上面银子要的急,他自己没办法变银子出来,便只得薅老百姓的羊毛。
现在上面少了一笔孝敬的银子,他们自然也免得去做恶人了。
季兴邦若是能知道这样的情况,心中定然是高兴的。
他不愿意收那些银子,让老百姓过得更苦了。因为从来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县令大人送出的银子自然都是从百姓那里去拿来的。
第123章 瑕不掩瑜
在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