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之下,丝毫不听劝,依然采取行动。侍中和散骑常侍见风头不对,逆转舵头,转而向司马昭告密。这么一揭发,司马昭作好了足够的准备,让司马伷在东门阻截,又让贾充的兵马前往南阙协助。
但曹髦毕竟是一代皇帝。在他的呵斥之下,司马伷的兵部节节败退,而当曹髦军队行至南阙,又受到贾充的的拦截。
曹髦虽年轻,却是英勇敢为,他亲自用剑督战,意在血洗司马。贾充兵马先是摄于曹髦皇帝的身份,纷纷后退。贾充心思焦虑,认为如此一味败退实属下策,当下顾不得许多,他扬声对着太子舍人成济道:“相国蓄养你等,正是为了现下如此危机时刻啊!”
在贾充的蓄谋和指示下。成济竟真的用昌茂刺穿皇帝的胸膛,白刃红出,伤口过背。
曹髦惨死。时年二十。
如此曹髦一死,曹魏再也没有一线希望可以寄托。
但他惨死,虽大功未成,但他的勇敢之举却为后人所称赞。其留下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名言,更为后人留下了典故和警戒。
与此同时,司马昭的决断来了:
皇帝引发政变,现在已死了,虽然他长期如同虚设,但却毕竟是一国之君。再加上篡权夺位的机会还不成熟,况且朝中尚有一些德高望重的曹氏之臣。左右思量一番后,将成济作为替罪羊,宣称“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连同成济家属,都附以廷尉,然后治罪。随后,又立燕王曹宇的儿子常道乡公曹奂为新帝,意味明显,此人是第二个傀儡皇帝。
自古以来,政治家野心越高,疑心越重,处处防范,处处设疑,处处算计。司马昭早已权势熏心,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平定诸葛诞兵变之后,对一干朝臣和在野的名士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
阮籍,作为司马昭笼络名士的招牌人物。身陷朝中,却努力远离朝政,终日以
80、第七十九卷 。。。
酒为伴,约在本年写出这样的诗:
一日复一日,一昏复一昏。
对酒不能yan,凄怆怀辛酸。
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
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
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在统治者掌权者的权利角逐中,又有多少士人为其丧命。
这之前,嵇康隐逸在外,却也只是一时避开了司马昭的耳目,躲避所谓的征辟事件。
他拧眉冷眼望着朝政之变,越是一言不发,心里便越是愤怒难忍。除了打铁,也尝试着做一些枯燥,却能集中自己心力的事情。这年,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