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一口气流利说完,众人口中已然生津,覃小贝先给师傅挟了一块,然后与大伙每人一条沾上酱汁,送入口中,清香鲜嫩,入口即融,果然美味非凡。
第二道主菜摆到桌上,是一碗带汤方块大肉。小二一边报菜名:“清汤东坡肉。”
王子默抬头说:“不对,东城肉哪里没有,都是慢火煨干的,哪里来这么多汤水?”
小二不慌不忙道:“这位公子一看即知是美食行家,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东坡肉有两种做法,一各是湖北黄州做法,即公子所讲以慢火焖烧而成,一种是便是咱这开封清汤做法,是东坡先生在汴京与诗文好友聚餐时创制,东坡先生喜食竹笋,称其为‘玉版和尚’,一日聚会中他信笔写道:‘无竹令人肥,无肉使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于是以竹笋、猪肉加清汤烧制而成,一直流传至今。”
大家每人挟起一块,确实醇鲜利口,肥而不腻,十分解馋过瘾。
第三道菜一端上来覃小贝便叫:“这不就是炒玉米么,这样的粗菜哪里没有,有什么稀罕处?”
小二微微一笑,作为“汴梁春”的金牌司仪,从看到这一行五人进楼开始,便主动从台后坐椅站起来紧站在他们后面,直觉告诉他:这一老四少,第一,多金;第二,有挑头。伺侯好了赏金多多,伺侯不如意有脸色看,于是亲自出马,跟到五楼招待。果然每一道客人都抛出了一个问题,但这难不倒他,因为汴梁春的每一道菜都货真价实,大有来料。
“此菜煎松子玉米,为宋太祖赵匡胤自创。太祖年轻时一次战败只单身匹马逃出,又饥又累来到开封城外一村庄,村庄中村民早已避乱逃走空无一人,赵匡胤四处寻找,在一民宅中发现锅中有一些剩下的包谷饭锅巴,饥不择食吃完感觉十分美味。后来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一日想起了当年逃难时吃到的包谷锅巴的美味,但令御厨制作,御厨用嫩玉米煎制锅巴状献与皇上,赵匡胤吃后赞赏不已,褒赏御厨,后来此菜流传民间,也只有咱汴梁春烧得最为王道。”
众人每人舀上一勺,嚼得嘎巴有声,口感松脆,口齿留香,能把普通玉米煎成如此可口,亦算难得。
第四道主菜为“套四宝”。此道菜由两个小二用青花细瓷大汤盆端上,摆放在红桌正中,汤盆中是一只体形完整、色泽光亮、浮于汤中的全鸭。
这次果果看不懂先问了:“明明就是一只鸭子,怎么敢叫‘四宝’?”
金牌小二笑而不语,摆手请众人先尝再评。
大家一起动手,几下便将最外层的鲜香味美的鸭子分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