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贺行舟甚少与官员表示亲近之意, 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拉近与二人之间的关系,忽然眼角瞥见站在一旁的卿嘉述,似想到什么, 缓缓说到:“温大人与卿大人曾同在鸣山书院求学, 说来也算同窗, 如今能一同在朝为官也算是缘分。”
温应淮一愣, 嘴角的笑意却未变,“臣年少顽劣,在鸣山书院念书之时令先生头疼不已,比不上卿大人天资聪慧,十二三岁之时才华天分已冠绝京城。”
听言, 卿嘉述这才看了眼温应淮, 温应淮当年可是深得先生青眼,于诗文上甚有天赋,哪像他自己说的那般不堪。
同在朝中这些年,温应淮从未向他人说过自己曾于鸣山书院念书, 李唯在殿中憋了许久,一出宣政殿便忍不住问他, “怎么从前从未听你说过你与卿大人是同窗?”
“算不得什么同窗,不过是在书院中偶尔见过几面。”温应淮一直不肯提鸣山书院的事,倒不是刻意为之, 只是一被人知晓便会有诸多麻烦, 便如现在这般。
李唯心中实在好奇, 瞧着四下无人,压低声音问到:“听闻从前渝平公主也在鸣山书院进学, 你可曾瞧见过?”
温应淮停下脚步, 心中思绪万千, 终是说了句不曾。
李唯并未发现温应淮说了假话,“也是,想来那时渝平公主不过几岁,出行想是都由宫女嬷嬷们抱着,皇家威严想来温兄也不敢大着胆子去瞧。”
经着袁成的事,他与温应淮亲近不少,还能说些打趣的话。
温应淮没再接话,抬步前行,“袁成一案还有些善后之事,今日尽快办妥才好。”
李唯听了简直要哀呼,善后的事情才最繁琐,他本想着今日还能歇一歇,待明日再做也不迟。
本不抱着什么希望要与温应淮商量,却见温应淮极为爽快地点了点头,“也好,待案宗送来再去清点袁成府上之物。”
明明遂了李唯的愿,他却有些不可置信,可他哪知温应淮此刻心乱得很。
行至皇城外,李唯又来了兴致要去温应淮府上一同商量袁成之事,既是正事,温应淮倒不好推辞。
要惩处袁成倒不难,难的是袁成行贿时所记的的帐本中,赫然还写着几位大臣之名,其中最棘手的便是从前的刘太傅,刘毓。
刘毓在朝中多年,一直奉行明哲保身之道,如今年老却出了这样的事,实在叫人唏嘘。
李唯想借着话试探温应淮的看法,“刘大人此次怕是栽了,虽说所收贿赂不多,可毕竟是受贿,多拿些少拿些不过就是量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