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亲近,道长可有字?”
宿谊感觉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贫道未曾有字。”
男子一般弱冠取字,不过大多数人在总角之后便会取字,以便于友人交往。宿谊不是读书人,未曾有字也正常。
慕晏又问道:“那宿道长道号如何?”
宿谊道:“贫道已被逐出师门,不敢称道号。”
慕晏叹气:“可直呼道长姓名不太妥啊。”
宿谊道:“贫道并不介意。”
我真的不介意你继续称呼我为“道长”!
慕晏道:“道长何不取个别号?对外也好称呼。”
宿谊沉思。这个倒是可以有。在这个时代,仅长辈和地位高的人才会直呼姓名。他或许真该取个别号之类。
但是他是取名废……
“名字也是代称,别号也是代称,既然都只是象征自身的符号,没有什么好称呼不好称呼的。”宿谊决定,还是不死脑细胞了,“贫道不介意,便不是不敬。”
比起随大流,宿谊觉得,还是不费脑子最重要。反正他不觉得直呼性命是对他不敬。别人怎么想,管他屁事。
慕晏再次为宿谊高人胸怀所折服,然后自告奋勇去跟皇帝说了此事。
在他看来,宿谊这种高高高高高人,天底下能为他赐字或别号而不算侮辱他的,大概也就只有天子了。
甭管别人心里服气不服气,但天子的确是这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
皇帝一听,立刻答应。
好歹是他儿子,怎么能现在还无字呢?
皇帝大笔一挥,圣旨立刻送到,赐宿谊字“康乐”,号“天师”。
其实皇帝只要赐号就成,赐字,是皇帝作为父亲的一点小九九。
新华国建立后,历史中被皇帝赐“天师”名号的只有三位。第一位是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第二位,就是这最具传奇性的“宿天师”,后世又称“元道子”。
“元”为初始,“道”为道教。“元道子”,则有道教祖师爷的意思了。
原本原本道教创始人为张道陵。张道陵创“正一道”,教中弟子尊其为天师,并传说是老子亲自赐号。
在宿谊的时代,正一道为道教之始,张道陵为祖天师。但在正一道刚建立的时候,影响力并没有这么大。
正一道开始兴起,是张鲁降曹之后。张鲁家族被迫迁入北方,在西晋时期,不但受到底层民众信众极多,也备受世家大族推崇。
不过正一道教徒之后多次起义,统治阶级知道这道派和自己不是一路的,便借“正一道”之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