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再也按捺不住第一次见到这般大的宅子的激动心情,小跑着去各个房间转了一圈,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做足了大开眼界的模样。
涨了见识的也绝不仅仅是周长平一人,只不过,众人自觉年纪摆在那里呢,不肯再像个五岁孩子一般把高兴这等心情都摆在脸上,当然,脸上也都无一不带着欣喜之色就是了,就连觉得自己只是客人的杨家父子俩也不例外。
按照长幼顺序,周老爷子和老太太、周大新夫妇俩、周二柱夫妇俩、周三全夫妇俩一一挑选了各自的房间,也没忘记把会客用的正厅和吃饭用的堂屋留出来就是了。
接下来,周长宁挑了一间,随即,不理会周长平的抱怨,在旁边给他也挑了一间,对待杨毅亦是如此,不好叫杨家父子俩离得太远,便干脆给杨永康在杨毅房间隔壁也留了一间空屋子。
至于周仪霜,房间则是选了周二柱夫妇俩那一排的其中一间屋子,杨氏搂着闺女,口中说着“听说话本子里的千金小姐都是有自己的绣楼的,咱们家地方如今也算宽敞,倒是可以给你腾出来一间小屋子专门做绣活了”,周仪霜默默听着,并未反驳那话本子中的绣楼是一个怎样不见天日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来啦~
第七十四章 计划
周家众人以及杨家父子俩并不是什么坐吃山空的人, 以周家现下五百多两银子的家底儿,放在这衡池郡当中,连个水花儿都溅不出来。
故而, 周大新去了一家新开的酒楼当掌柜, 周二柱夫妇俩以之前开杂货铺得来的银子,在码头附近租了个小铺面,卖起了“快餐”, 这主意还是周长宁给他们出的呢, 只需要很少的几个人,提前用大锅把菜炒好,到了饭点儿便只需要按照客人点的套餐一人负责打饭,一人负责收钱即可。
至于周三全夫妇俩, 则是打消了继续卖豆腐的想法, 在和周长宁商议过后,拿着自家从东阳郡带过来的腐乳,去找了城中的大酒楼推销去了,在碰了几次壁之后,由周大新牵线搭桥, 谈成了这门生意, 此后,周三全夫妇只需要一心做腐乳,按时给酒楼供货即可, 这样做即使所得到的利润不及零售, 但是出的货物量会更大一些,所谓薄利多销, 正是这个道理。
杨永康心知自家还欠着周家买船票的银子呢, 眼下死皮赖脸地继续住在周家的宅子里已经足够过意不去了, 这也并非长久之计,还是得早些赚到银钱搬出去才是,在城中寻摸了几日,因他常年以打猎为生,一身的腱子肉,很是有几分力气,终是被一家武馆看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