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能为力。
外头骤然阴了天,豆大的雨点打在屋顶上噼噼啪啪地响起来。
我从前很不喜欢雨水,但现在很喜欢,因为下雨,我有借口多呆一会。
院里晾了许多瓷器,工人们纷纷跑出去用支架支起一张篷布,为瓷器挡了雨,自己淋个透。丝绦也紧张地跑出去,沾满泥土的手在围布上擦了几下,在刚刚搭起的篷子下面来回走动检查。
不一会她回来了,手里
17、玲珑彩…7 。。。
端着一只碗。
素胚未上釉,一个接一个的小孔密密麻麻布满了小豌。我还记得这是玲珑瓷,那些孔是她亲手雕出来的。这只碗像是刚做好不久的,还未干透就湿了水,有些变形。
丝绦无奈地将碗扔在了一旁,神情有些沮丧。
我说:“都怪我。”
她诧异地看着我。
我继续说:“上回去看你就下雨,这回又下雨,要不是我,你的碗就不会淋雨,你也就不会白费功夫了。”
她总算笑了,两手伸到背后去解围布。
看她的样子有些吃力,我说:“我来帮你。”走到她身后,依次解开三条系带,我故意慢吞吞的,喜欢离她这么近的感觉,喜欢有意无意地触到她的身体。温暖的,潮湿的身体。
雨越下越大,整个木屋里嗡嗡响,只有我们两个。脑子里冒出荒唐的念头,然后为自己感到羞耻。
围布终究摘下来了,什么也没发生。
丝绦去东边的架子上取了一幅画来,又端了笔墨叫我题字。
画上是一座竹屋,半面荷塘。我未作多想,提笔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她的眸子亮亮的,尽管仍然隔着一层什么。但我看得出来她很是欣赏。
我搁下笔,问她:“你喜欢李义山的诗吗?”
她点头,拿笔在另一块空白的瓷板上写:你认为此诗是寄给谁的?
我不假思索答:“友人。”又反问她,“难道不是么?你觉得是寄给谁的?”
她端端正正写了个“妻”字。
就这一个字,令我心里莫名其妙有了感触。妻是正室,是家的所在。我有皇后,有嫔妃,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找到家的感觉。
我并不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寄给妻子的,但没有反驳她,只挑一挑眉,顺着说下去:“那今日我借花献佛,将它送给你。”
丝绦蓦然反应过来中了我的套,好气又好笑地瞪着我。
我知道自己这句话有些不明的暧昧,也极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