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
笙姒奇怪道:“既然姑娘明白,刚才怎不回复夫子?”
“……夫子自然明白这道理的。”
方才夫子所阅书卷,正是收集了先贤语录的《君子说》,凡读书人无不能朗朗上口。
“便不知……是君子,还是小人了。”
回答得真不一样。眼波流转,昱景微微一笑。
不知何故,昇屏与笙姒面面相觑。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昱景虽非毓老爷亲生,毓老爷在心里一视同仁的,若说人心总会偏些,到底也更怜惜自幼便历经劫难的幼子。
当年门第高贵的大贞皇后从大正门进宫,帝都万人空巷,争相一睹史上第一遭皇帝大婚的风采,何等风光?可如今,她唯一的嫡子却被剥夺宗籍,遗弃于乡野之地……对这命运多舛的幼子,他怎会有轻待之心。
但尽管他十分担心幼子,见面时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来来去去也就问些‘身体如何’,‘可按时吃药’之类的问题。
至于昱景,面上虽喜怒形显于色,情感表现上总不似昱晟般直率。
“孩儿近日无甚大碍,父亲且宽心。”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毓老爷愁容稍敛,但因他得体恭谨的回答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老三从来不懂得体恤爹娘的一片苦心,恨不得自己是石头里蹦出的野猴子,才好到处生非闹事,昱景又太早熟懂事,毕竟君臣有别,难免疏离。倘若这两个孩子的性格能够中和,该有多好。
“父亲可是在担心三哥?”
昱晟在学堂上顽劣不逊,被夫子一状告到家里,讨了毓老爷一顿好打。前日他去探病,因没有伤及筋骨,且昱晟素是棍棒底下淬炼出来的,精力仍旧旺盛。
提起这事,毓老爷重重哼了一声。
昱景微笑,“依我看,哥哥们都很不错。除了不爱读书,三哥也是个明白人。”
“你大哥,二哥准备进京参加春闱,没了兄长管着些,老三不知又会闹成什么样。读了几年书,圣贤的大道理一概不知,不学无术的纨绔倒学了十足。”
将市井泼皮一样的儿子送入学堂,只怕误了别家的好儿郎。
养不教,父之过,毓老爷深感惭愧。
“因他年岁大些,小童们喜欢跟着他,他非但不学好,反倒领着学弟们一起作弄夫子。”
“父亲也无需太过忧虑,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