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恢复国号为明罢?”
我摇头道:“不好。明朝已经亡了这么久,清朝康熙皇帝施政又很得民心,明朝朱家子孙荡然无存。你再以明为国号,只怕民心不可用。”
陈近南点头道:“说的有理。那依你之见呢?”
我沉思一会儿,道:“咱们虽然是汉人,以汉人为主,但是还有满蒙回藏等等民族,咱们堂堂中华民族,有容乃大,不如便叫华吧?”
“华?”陈近南低头沉思,点头道:“如此甚好,便立国号为华吧。”
此言一出,巨大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天地会总舵主、前明郑成功军师陈近南,字永华,在天津黄袍加身,荣登大宝,定国号为华,为华朝开国帝王,尊为华太祖!”
华太祖?这名称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呢?不过这个时候我还哪里会管他这些,笑道:“恭喜皇上,万千之喜啊!还请坐镇龙庭,静待我三军奏凯。”
陈近南突然整个人的脸上露出一种异样的神采,伸出手来,与我的手紧紧相握,道:“一切有劳了枫兄弟了!”
我哈哈一笑,转身道:“天地会众香主听令!”
众香主立刻齐声道:“属下在!”
“命你等各司其职,听候皇上吩咐。”
“得令!”
我大踏步下地堂来,陈近南在背后呼唤道:“枫兄弟,你要去哪里?”
我回头一笑,道:“皇上,我去给你打天下了!”转头过来,快步离去。
陈近南当了皇帝,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事实上,作为一个组织地领袖,武功是次要,目光。判断、公正的处事方式才是最重要,陈近南能够服众,就是因为他除了有很高的武功之外,还具备这一切条件。
但是陈近南也有他的极限,那就是他地封建思想。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台湾郑王爷的部下,要向郑王爷效忠,而且把对明朝的忠心,与对郑家地忠心等同起来,因而受制于郑克爽这种作威作福的无知小子,终为他所偷袭杀死,一世英雄,死于鼠辈之手,可谓冤枉之至,天地会事业因而付诸流水,陈近南似乎还有可批评之处。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就算对郑王爷忠心,对他儿子客气一点可以了,岂能任他喝指?而且反清复明是公,郑王爷对他的“知遇之恩”是私,又岂能公私混淆?金庸写陈近南,是抱着同情了解的态度,但并不赞成他的封建思想,写陈近南的愚忠,正是点出这样的英雄也有重大缺陷,令人惋惜。
公私不分,是陈近南的致命伤,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这是他地缺陷,但从中国人的观点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