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过是社会常规,倒是康熙——又是康熙,真的“明见千里”,把公私分得清清楚楚,他跟韦小宝这好朋友大谈为君子道,怎样是“一人奉天下”,而不是“天下奉一人”。
因为康熙明白公私之道,所以康熙便成功,而台湾郑家便败在他手下。可惜,说是容易,实行起来,康熙少而郑家多,要做陈近南,恐怕空负一身才华,到后来也要死于无名之辈地手上。
不过,有趣的是,像陈近南那样有才干地人,总是要依附在郑经那样的人之下,宁愿为忠臣而把君主的事业发扬光大,也不自立门户。闯出自己地事业,像诸葛亮,也要刘备三顾草庐才出来,为报知遇之恩而代他打天下,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阿斗这样的人服务未免不值得,但不是为了报恩,卧龙先生恐怕一生高卧草庐之中。这公私之间。又如何分辨?
但是陈近南虽然有愚忠的缺点,但是现在郑家全部死的干干净净,剩下一个郑克爽,又有谁去支持郑克爽这么一个光杆?我的口气中已经交代的很清楚。倘若陈近南要扶持郑克爽,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郑克爽宰了,陈近南自然不知道我其实是杀不死郑克爽的。这样最多给郑克爽一个虚衔,这样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想想陈近南地才干,以康熙这一代明君地实力,清翰林学士李光地听说陈永华病逝,向皇帝上疏祝贺说:“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可见陈近南在清朝君臣中的地位。
让陈近南担当一国之君,就算不能开疆扩土。以他的才智,自保总应该没有问题吧,我心中暗暗想着。现在总算放下来了担子,我可要轻松许多。径自带了霍青桐,二人快步离开,出得驻地,望着碧蓝碧蓝地天空,长长舒了一口气,笑道:“青桐,咱们大事已了,不如我陪你去回疆走一走吧?”
霍青桐摇头道:“现在鞑子未灭,我哪里有心情回回疆啊?”
我笑道:“咱们现在三面围困京城,打败鞑子,只是早晚的事情,你还担心么?”
霍青桐微笑道:“不亲眼看见鞑子被灭,我总是放心不下,好歹也是最后时刻了,便晚些日子走也不迟啊!”
我瞧着明艳绝伦的霍青桐,心中一股莫名地酸涩涌上心头,这个丫头,难道不知,等康熙兵败,这个服务器就要结束剧情任务了么?那个时候,哪里还有自己的意识?只不过一个高等智能NPC而已,想到等鹿鼎记剧情彻底结束后,霍青桐、黄药师、洪七公等人,就会变成一个写着他们名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