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也明白这么作实在是相当勉强,但他们还是透过诸如将遗忘已久的词汇意义加以扩张,从拟态语开始的一连串创造新词汇工作等手段,终于成功的建构出一种能够以古代自本语对应当时科学技术文明的新语言。
然而,由于这种建构方式实在是太不自然的关系,古亚维语在运用上还是有其缺陷,而最大的缺点就是古亚维语的音节数过于冗长。虽然群岛居民也曾一度以借用汉字的方式将音节数缩短,但由于这种语用方法后来也遭到废止的缘故,音节冗长化的倾向也就越来越难以避免。
而第一代亚维人当时从群岛居民那里所学习的语言,就是这样的古亚维语。
如果我们能够考虑到上述的背景资料,那么相信大家就不致于对后来在亚维语中所发生的词汇音节精简化现象感到意外了。
在这里,我必须要对造成这个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作更详尽的说明,因为事实上,早期的亚维人是完全没有所谓“文字”的概念的。
当初创造亚维人的群岛居民绝对不可能希望他们自己发展出一套独立的文明,因此当时第一代亚维人所受的教育中完全没有文字的内容;即便是基于资讯保存的需要,群岛居民交给第一代亚维人的资讯也仅止于影像及语音的资料。除此之外,他们全面禁止第一代亚维人接触还具历史性的资讯以及更方便的资讯传达方式,甚至连持有或是书写文字本身也在严禁的范围之内。
在语言发展史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没有文字的语言产生急遽变化的例子。而亚维语当然也不例外。
而当时亚维人在封闭的生活环境以及稀少的人口下所发展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亚维语音节精简化现象的理由之一。在这种情境下,只要有任何一个人改变了语言的使用方法,这种语言上的变化马上就会在全体亚维人之间传播开来,反而会取代原有的用法而成为固定的词汇或是文法。
因此,包括音韵法则在内的语言变化,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始急遽发展了起来。
根据少数残留到今天的现存资料所作的推测,在亚维语的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变化是母音的脱落现象。虽然一开始只是有人单纯的将词汇中的几个母音省略不念,但却因此产生了许多同音异义字的案例。为了避免这些同音异义字造成使用上的混淆,原亚维人便刻意将残留音节的母音字母同时发出原有母音与脱落母音的声音,结果便造成了母音种类增多的现象。
后来,原亚维人甚至开始连子音在口腔中的发音位置都加以改变,而且将鼻音非鼻音化的现象也在其后开始盛行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