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你看可好?”
“姑母,臣侄选的曲子是《秦王破阵乐》。这般豪放雄浑的曲子,恐要累坏小郡主,莫若叫梨园弟子来伴奏,岂不更好?”
姬太后想想也是,曹玫乃娇滴滴的王府千金,平日里弱不禁风,此刻若要她弹那贲张四射的《秦王破阵乐》,恐心神俱疲,倒伤了身子。遂依侄儿所言,唤宫廷乐队在亭外花丛中奏乐。
但听钟鼓齐鸣,铿锵有力的乐声如万马奔腾。在座的人皆为之一振,仿若看到英姿飒爽的秦王李世民,扬鞭击马,破空而来。
正人人心思恍惚间,姬玉手持长剑,先慢慢的挽起一朵剑花。随后,手腕一抖,身形一转,只见银钩铁划,剑光闪寒。旋及,他翻腾跳跃,如电如风,其身段飘摇而洒脱,身手灵活而矫健,不止是令人叹为观止,更让人血脉贲张,有如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
他舞到酣处,放声高歌:“贼寇乱兮天未定,男儿壮兮志四方。未成功兮舍安乐,鞍马奔兮战沙场。愿吾皇兮统天下,民兮国兮乐央央!”
没心机的人只道姬玉胸怀远大,不失好男儿本色,因之大是心折,高声喝彩。有心机者,则从姬玉的歌舞中窥出端倪——他这是借子打子,同样以歌舞的方式委婉拒婚。
那一刹,姬太后默不作声,面色难看。
忠顺王倒悠悠然得其乐,一边捋着白须,一边满面笑容的赞叹:“好一个‘男儿壮兮志四方’,好一个‘未成功兮舍安乐,鞍马奔兮战沙场’。威烈侯,我大魏男儿若能及得你十分之一,七国里,谁还敢藐视?来,来,老朽敬你一杯。”
姬玉放下宝剑,泰然自若的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随后,忠顺王对姬太后道:“太后,臣观《史记》,那上边说,西汉有一位旷代无双的少年英雄叫霍去病,因他开通河西走廊,驱逐匈奴的丰功伟绩,汉武帝特特给他修造宏伟的宅邸,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日我大魏得威烈侯这样的英才,敢说不是第二个骠骑将军?这真真是我魏国之幸也。”
姬太后面色和缓下来,道:“老千岁太抬举玉儿了。须知,他不过黄毛小儿,还得靠你这样的肱股老臣提携,方才能大有成就,我魏国也才能高枕无忧。”
忠顺王颤微微的站起身,走到御座前跪行大礼,正色曰:“太后,老臣年已耋耄,若君王不弃,定当为魏国肝脑涂地。只是——”说到这里,他的目光飘到姬玉身上,似有叹息之意,“可惜臣究竟老了,昏聩有余,智谋不足,哪里当得起提携少年英雄的大任。老臣若还能年轻几十岁,倒甘愿将所有杂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