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轮车其实并没有坏,王大成只是借修车之名把他叫出来吃饭。
老曹在吃穿用度上十分节俭,用张金生家乡的话说就是抠。
“一日三餐只有一个素菜,没盐没油,连我舅妈都吃不下去,常给我钱叫我买点卤菜藏在冰箱里,半夜起来偷吃。”对老曹的这份抠劲,便是忠厚老实的王大成也是满腹牢骚。
“累了一天,一人来一只鸡腿,再一人一瓶啤酒。”
“我不喝酒。”
“就一瓶,不会喝醉。说好了我请客。”
张金生笑了笑,不管有钱没钱,有人请客总是好的。
面摊主人是个四十出头的妇女,个子不高,瘦,气质温婉,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
“宣姨,两碗牛肉面,两个鸡腿,再来两瓶啤酒。”
面很快上来,分量十足,面碗类似张金生家乡的面盆,面很劲道,是地道的手擀面,牛肉很足料,尝了一口,味道稍稍差了点。
“宣姨做生意很实在的,他家老板原来在冷轧三厂,工伤断了一只手,病退在家,什么也不干,就是喝酒、打牌。她工资不高,还有一个女儿在念高二,所以晚上就来夜市摆摊。她是铸造三分厂的会计,国家干部咧,你有福气了。”
张金生一时没反应过来,国家干部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哪来的福气。
王大成很享受地喝了口汤,咧着嘴朝张金生笑笑:“有国家干部伺候,这不是福气。”
张金生笑了笑,这种逻辑很有意思。
啤酒和鸡腿上来,就着咸菜啃着鸡腿,吃着面喝着啤酒,这个晚餐很丰盛。
吃完面,王大成却不急着走,要了碗面汤慢慢地喝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张金生聊着,张金生却想着回去洗个澡,浑身汗透,衣服贴在身上十分难受,奈何吃人家的嘴软,王大成不走,他也不好意思催。
他很快就发现王大成留下来是另有所图:他聊天的时候心不在焉,目光不停地往面摊旁边的一个巷子里溜。
张金生不动声色,想看个究竟。
十点刚过,夜市人已明显减少,宣姨决定收了摊子,王大成立即站起来帮忙,让宣姨觉得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地说不敢麻烦。
王大成动起来了,张金生也不好干坐着,就帮忙收拾塑料椅子。
那条巷子里仍然是黑黢黢空无一人,但张金生知道目标人物很快就会出现。
果然,一道靓丽的身影从黑暗里走了出来,那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刚写完作业,来帮母亲收拾摊子,她身材匀称高挑,脚蹬一双红色小皮靴,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