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的。”
伍子曦垂首叩谢,方说:“今日乃七夕佳节,臣听闻宸王与金钗别院的抱锦姑娘于曲水画舫对酒当歌。”
即便不晓得抱锦是谁,却也知道金钗别院是什么地方,听到一半的时候宣帝的眉头就已经不曾舒展了。到了,是一拍桌子,怒道:“成何体统!”
伍子曦头垂的更低一些,继续说道:“臣前几日听闻另一事,抱锦姑娘为季连成大人的红颜知己,却突然不欢而散。”
声音不大,却颇有点煽风点火的味道。不过正对了宣帝胃口,却见他从惊怒到沉默,整个大殿里半晌听不到一点声音。
“年亮,去暄朕口谕,请尚书令苏大人进宫。”
还跪着的伍子曦神情微变,这倒是意料之外的,竟是要去请苏大人吗?还以为会先把宸王叫来批责一顿。
年亮自然也是心中大惊,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这就答应着往外退,顺带将旁边的两名小太监带到门口,嘱咐守好了即可。
待殿中已无他人,才听宣帝又开口道:“起来吧,上次黑匦投书之事你查的如何了?”
伍子曦得了令,从地上站起来,一派优雅镇定之色,款款而谈:
“臣从工部员外郎袁怀良那里得知,从二十五年三月开始,陇右大都督府共领官造武器十次,最少为七万件,最多为十五万件,其中造册所注废旧更迭的为五批,平均每批也有十万件。用于安西都护府的,每次均占半数以上。臣与陇右大都督府以及安西都护府均进行了核对,每批所用件数属实,可臣看了其中的几件,绝非官造所制。”
“官造的那些呢?”宣帝手握着镇纸的绣球狮,仿佛是不经意间的偶然疑问。
伍子曦从袖中抽出一纸书文,呈到宣帝面前,低声说:“臣详细所列,恳请皇上过目。”
宣帝微微点头,似是赞许伍子曦做事精细。书文拿在手里去却是半晌不曾展开。
伍子曦看得出宣帝眼底的挣扎,书文为他所写,他自然明白那里面记录的,足可以改变现有一切安逸的表象。却是安静的退到一边,作为一个打手他已经尽到了职责,如何抉择是宣帝的事情。当然,作为一个谋士,他该有许多见解的,不过也不是现在来说。
宣帝三十二年的七夕夜,就在宣帝翻看书文,踱步,再翻看,再踱步中度过。
直到丑时三刻,年亮才领着还有点睡眼惺忪的苏定山回到承晖殿。宣帝也不问苏定山为何这么晚,却是直截了当的将伍子曦拿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