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
伍子曦说完,大方的对上宣帝的目光,宣帝该有的疑虑他很清楚,他也并不打算遮掩。索性摊开来说:“臣此次与袁怀良接触,深感此人乃国之栋梁。现工部侍郎已近颐养之年,除袁怀良外的两名员外郎资质平庸,难当重任,臣以为袁怀良可任工部尚书。”
从安宜县令到工部员外郎,虽然所查级别不多,可一个外放一个京官,已经够让人眼气了。当时若不是情况特殊,怕是袁怀良早不知遭了多少唾沫星子。如果此时再从员外郎直升工部尚书,恐怕朝野又要震动了。
多事之秋啊!
宣帝看伍子曦的眼神深邃起来,他想知道伍子曦要什么。
“听说工部丁侍郎已经递了折子,预备过了年底便告老还乡。不过,唐侍郎还在,也算是工部的老人了,伍大人为何不举荐唐侍郎呢?”
此问为苏定山所问,面上是一种淡然的笑。
伍子曦显然早有答案,不急不缓的回答道:“此次工部查案,臣与工部诸位都有所接触。唐侍郎为人忠厚,却魄力不足,若为副职,则是尽忠职守的好帮手,可若为工部尚书,恐很难服众。袁怀良虽只是工部员外郎,却已有驾驭之势,其间几次二位侍郎拿不定主意,皆由袁怀良定论。”
此话伍子曦说的倒不假。想当初九姬初遇袁怀良时,只觉得呆头书生一个。可不知是不是那时九姬的一番话点醒了,或者是后来王家一案给了他现世教育。总之,伍子曦接触到的可不是那种初出茅庐的书生,处事圆滑,却又不给人讨厌之感。如今的工部,实际上便是他袁怀良说了算的。
宣帝明显一愣,空了工部尚书的位子,却是因为当时并无合适人选。将袁怀良从安宜升上来,也是看重他的才能,想着先磨练个几年,看看情况。可却不曾想他这么快就笼络住人心,颇感意外之余,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总感觉是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做手脚。
不自觉的皱起眉头,说:“朕会考虑此事。季连瑞之死,朕会让刑部去办。不过,少元知道怎么做吧?”
伍子曦挑眉,二话不说的应下来。他一向有身为密探打手的自觉,怎会不晓得该做什么。更何况,他等的就是宣帝这句话啊!
苏定山闭眼假寐,他老了,睡到一半被人吵醒的感觉真是不好。夏天是孩儿脸,说变就变。来的时候还凉风徐徐,这会儿已经听到轰轰雷声了。若是当初没有帮了那人,这孩子又会长成什么性格?他的不说,算不算是纵容呢?
各东西苏家动静大
朝堂上,所有人都以为宣帝对季连瑞的死会大发雷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