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掉转矛头来对付自己,但因为需要集中兵力抵御中山国的攻击,同时也担心遭到楚国和武国的报复,赵武灵王同样不敢出兵,于是便做了和魏文王一样的举动。
同时,面临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不仅是齐桓公,齐国国内的官员富商们一起站了起来,筹集兵力,募捐武器、装备、粮草,动用关系,号召各诸侯国的亲友一起,鼓动军事支援,一时间,周王朝内的各诸侯国倒是动作频频,影响极大。
但是这么多人的声音,并影响不了各位诸侯国大王的心意。
国家政治,关键时刻还是要比一比谁的拳头更硬,硬的那个才有发言权啊。
'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梁城
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梁城
面对一众诸侯国的调停神情,周王朝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似乎有什么限制存在,周王朝不能够干涉下属诸侯国之间的战事。
而赵、魏、卫三国向武楚两国提出的停战请求,也遭到了秦武与楚庄王的拒绝。
拒绝了齐桓公的求和条件之后,秦武率领二十万武楚联军,朝着久攻武国不下的十万齐国大军杀了过去。
孙膑与田忌无路可退,只得退到一处易守难攻的群山间布防,抵御武楚联军的猛攻,以求苟延残喘。
五天时间,秦武大火烧山,发动总攻,一举大破齐军,杀敌五万,俘虏三万,逃跑两万,同时也没能留住田忌与孙膑这两名*级名将,让他们侥幸趁乱逃出了群山中。
不过,这十万齐军的溃败,对于齐国来说无异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北线的三十万燕军,南线的二十万武楚联军,齐国剩下的军队对付其中一线都有很大的困难了,更何况同时两面迎敌。
因为秦武与燕国签订的盟约,协议谁打下的城池便归谁的原因,消灭了面前的抵抗者之后,秦武并没有北上支援燕军,而是长驱直入,开始攻陷齐国的城池。
腹地失陷,齐国上下人人不安,前线同样也是军心不稳,这样的情况落在进入爆发状态的乐毅手上,自然是抓住了机会,趁机送了齐军一场极其狼狈的溃败。
十天时间,齐国全境沦陷。
当初齐桓公为盟主,发起九大诸侯国一起进攻秦国,都没能将秦国打败。但此时,仅仅武、楚、燕三个国家,就轻而易举的让齐国覆灭了。
齐国覆灭,自然到了瓜分战利品的环节。
秦武已经把韩国给灭亡了,楚庄王干脆就放弃了过来避难的韩王安,直接选择了将原韩国的土地全部占为己有。
作为付出的代价,楚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