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得到了一切战利品,都归秦武所有,同时,楚国还献上了许多金钱、装备和技能书为代价,终于从秦武手上交换到了韩国的土地,正式将韩国纳入了楚国的版图。
同时,秦武也得到了齐国三分之二的城池和土地,再加上原本占据的宋国土地,武国顿时一下变成了国家面积好不逊色于原齐国的一个诸侯国。
燕国出兵最多,虽然得到的最少,仅只有齐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但燕昭王洗刷了在反秦联盟中受到的侮辱,复仇成功,同时还得到了一名准S级名将,还得到了这么大一块的土地,也是心满意足了,如果将此战的战果消化掉的话,燕国将一举跨入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当中。
战斗结束,秦武马上规范新的武国的统治秩序,同时不断用先前获得的金钱、装备等物资,招兵买马,扩充兵力。同时,秦武也积极探访名将,招贤纳士。
一时间,武国进入了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
一个月以后,原本二十五万的武军,一下变成了四十万人。
因为齐桓公被秦武生擒的原因,管仲、孙膑、田忌、田文等原齐国名将,在得到秦武善待齐桓公,和保证他们的宗族平安繁荣发展的条件下,也陆续归降了秦武,加入到了武军当中。
一时间,武国更加强大了。
战果消耗完毕,发展陷入了瓶颈期,得到来自中山国的求援请求,秦武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而面临赵军的凶猛反叛,中山军快要抵抗不住了,中山恒王也不得不答应了秦武。
中山恒王同意了秦武的条件之后,双方马上签订了盟约,调集二十五万大军,便开始与中山国一起进攻赵国。
赵国有廉颇、李牧、赵奢等名将在,一开始还能打的中山国没有半点脾气,还差点反攻打到中山国去了。
但是武军的参战,马上改变了战场局势,特别是面临秦武、项羽、冯去疾、孙膑、田忌等一众*级名将的猛攻,赵国的名将一下子就变得不怎么显眼了,完全被武军压着打。
赵、武、中山三国大战,魏国看的有点担忧。因为魏国下邻的楚国,是武国、中山国的盟国,右邻武国、燕国,也都是盟友,感觉就好像被一群结盟的诸侯国包围了一样。
如果这个时候,赵国再被消灭的话,那魏国连北面都不安全了。
不得已,在赵武灵王的邀请下,魏国也卷入了这场战斗。
纯粹以兵力而论,魏国的兵力绝对要比武国多的多,但是魏国可用的名将就没多少了。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吴起还要坐镇函谷关外,防御秦国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