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也正好“研制”出高生产性高刚度却又轻质的“高达尼姆合金γ”,配合上新获得的“可动骨架(MovableFrame)”技术,再加上月面企业联合和A。E。U。G。的鼎力支持。毫无悬念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Zeta计划。进展顺利。计划中的旗舰机于U。C。0088年初迅速定型,编号MSZ…006,代号ZetaGundam。
此后.开展了辅佐各部推进器和火器管制、各形态/领域内的基本控制的OS的调整.虽然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计划本身发展顺利,7月上旬,在冯布拉文工厂完成了Z高达.大约进行了1个月的测试后,8月上旬投入战线.
ZetaGundam的头部采用了MSN…00100HyaKuShiKi与MSZ…006X1号机的相近外形设计。由于空间结构要最大化地利用,所以头部设计得相当紧凑。A。E。公司早在『Zeta计划』初期便确立了一系列相关装备的开发,例如A。E。公司自产的紧凑型60mm转管炮。非常符合ZetaGundam的设计概念,毫无疑问地给搬上了这个平台。除了两门60mm火神炮外,头部内装机体用的管制系统,Gundam型的特征双目取景器,头冠式前后主感测器
和一对双V字形天线。顺带一提。V字天线还有折叠功能。
至于整个躯干设计(编号MSZ…006…PISerial00005)则由于可动骨架技术的导入,是全身最多可动部位的地方。不但骨架配置上高度模块化,再加上使用轻质的高达尼姆合金γ和磁气覆膜技术的话,这些可动部位的机械运动速度便达到了理想的地步。在骨架确立后。驾驶舱,主计算机与躯干控制系统便配置在这里。由于活动范围的要求,通常配置的主动力炉则不再设置在躯干位置,取而代之的则是胸部里的辅助发电机。驾驶舱采用全天周观瞄和可脱出配置,并使用多层装甲施与保护。腰部的裙甲也是直连躯干骨架的,后裙甲两边均内置2发热核火箭引擎,而侧裙甲则为光束军刀/光束炮收纳匣。
躯干以左右独立链接的模式“背负”起新概念的FXA…01FlyingArmor,中置新设的长型带喷口垂尾。每边新的FlyingArmor带进了可动翼技术。以二段前掠的方式收纳,使用时展开。长型带喷口垂尾有2段垂直可动和1个水平可动设计,可以针对MS/WR形态时辅助AMBAC机动或者保持机体平衡。若ZetaGundam以WR形态起飞,机体顶面还可以安装可抛弃式的附加引擎组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