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着手,使社会间孕育一种制裁的力。换一句话,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斩断这班害物的退路,不许他们在社会上容身、如此,他们觉得既没有了归路,积了钱也不能在社会上作威作福,自然会敛迹一些。霍先生,你说对不对?‘”
又静一静。空气有转变,不再是紧张和恐怖,是一种严肃的愤慨。
霍桑沉思了一会,应道:“你们的动机也许很纯正,但这样的手段究竟不免于过激。一方面你们虽说为社会造福,一方面部破坏了法律和社会的秩序。你们也应该项到0阿。”
那人道:“破坏法律和社会安宁的罪,我们也承认。因此,万一案情发作,我们都情愿牺牲一身,做我们的主义的保证。因为在这现社会里,若没有了这个保证,一则要生匪类的假冒心,二则会累及无辜的平民。所以今晚上我既然碰见你,我情愿伏法,决没有一句推倭的话。”
语气很坚定,那人的眉宇间也呈露一种慷慨义勇的神气。霍桑低沉了头,像是在思索什么。我乘这暂时静默的机会,禁不住撤一句。
我道:“你的话很光明磊落,”是你们誉社会造福,怎么反杀害当地的慈善家?又劫取他的许多财物?照现状而论,有些近乎报仇图财-“那人回过脸来,接口道:”你不是指卫善臣吗?你以为这姓卫的是个名实相符的慈善家冯?不是!他实在是一个社会的公敌!我们杀死他,就要贯彻我们的主张,执行我们的制裁!包先生,请不要误会。
十一、惨别
这里是一种开展,也是一个激变。
当我们着手探案的时候,原以为被害的是一位大慈善家,加害的是一班凶残的悍匪。我们本着锄暴歼恶的旨趣,才出来冒险捕凶。不料听了这少年的一番话,我才像大梦初醒。凶徒竟是一个志士,而被害的善人倒变做了社会之敌!情节太诡异,完全出于我们的意料之外。
空殿中又静寂了。地藏菩萨固然只听不开口,连霍桑也像省力似地让我代替他质疑。我停一停,又提出一句话。
我说:“如果他真是一个假慈善家,自然死不足惜。可是你有什么凭据?”
那人道:“我们的定例,当犯案之先,必须详细调查。这卫某的底细,我们也完全查明白。他起先曾做过一任靖江县知县。当光复那一年,他便满载而归。他到上海之后,连娶了两个小妾,抽大烟,赌博,任意挥霍,他的不清白的宦囊渐渐地化尽广。他就凭着绅士的资格,勾结了污吏政合,组织一个乐济善堂,假托举办慈善事业的名义,暗中却克扣中饱。别的莫说,但看他的年纪已近六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