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意些。我虽发了这个耐不住的问句,心里倒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时候委实不应向驾驶人讨论这样疑难的问题。
霍桑却仍从容地答道:“谁知道呢?我常对你说,一个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决不能先抱着某种成见,他必须凭着了毫无翳障的头脑,敏锐地观察,精密地求证,和忠实地搜集一切足资研讨的材料,然后才能归纳出一个结论。”
奇怪,他竟唱起高调来了。我老实说,这陆健笙既然是个出首向警厅告发的人,实在不像有行凶的嫌疑。
霍桑忽又自动地补充。“你所以把陆健笙除外,就因你对于‘冤桶心理’的研究太透澈了!你须知大都会里的冤桶虽多,也并不是出于一个典型;并且心理的状态千变万化,决不能执一而论,就是同一个冤桶。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势之下,也会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须知他们固然是‘悻入’了有时也未必肯随意‘悖出’啊。”
汽车又因红灯而停止了。我一时不知道怎样答复霍桑的空泛的理论。霍桑忽回过头来向我微笑着。
“你怎么静默起来了?”
我答道:“我在静听你的高论啊。那末,你以为陆健笙真有凶手嫌疑吗?”
他一面将汽车继续驶行,一面又笑道:“包朗,我相信文学头脑跟科学头脑,这中间的确有着一条鸿沟。我告诉你,眼前我的脑子里,谁也有嫌疑,谁也没有嫌疑。唉,亚东到了。”
我们进了旅馆,先在旅客表上找寻七七四号。这号数下面标着“金君”二字。我有些失望,霍桑却并无表示。
我低声道:“莫非这赵伯雄已经搬走?”
霍桑答道:“我们上去问一问再说,他尽可能化名。且慢,让我先打一个电话给倪金寿。”
霍桑走到电话间去。我等在外面,见他拨的号码是警察总署。一回儿电线接通了。
他断续地说:“我是霍桑,请倪探长接话。……还没有回来?……他有电话吗?怎么说?……今天没有上课……唔唔。……他此刻到哪儿去了?……好。”他随手将听筒搁好。
我等他回出来时低声问他。“可是那余甘棠今天没有上课?
霍桑点头说:“是的,连宿舍里都不在。倪金寿已问过几个余甘棠的同学,据说他这几天缺课很多,行踪也很飘忽。”
“这样看来,这个人的嫌疑似乎又加重了一层。是不是?”
霍桑点点头,便向电梯间走去。我一边跟随着他,一边继续发问。
“倪金寿还在找寻这姓余的吗?”
“不,这姓余的既然暂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