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要摆脱蒋介石的控制,单独掌握一个政权。汪精卫一度成为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但是他却决心与革命为敌,1927年他继蒋介石之后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随后他和蒋介石争权夺利,几次组织反蒋活动,但每次都归于失败。1935年,蒋汪合流,蒋介石主军,汪精卫抓党,汪精卫成为国民党的副总裁和国民政府副主席。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政权一度积极抗战,但汪精卫却极力反对抗战,主张投降。他带头组织了“低调俱乐部”,他和陈公博、周佛海等人散布“抗战必亡国”的论调,遭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痛斥。但汪精卫决意在投降的道路上走下去,不惜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
1938年12月18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从昆明乘飞机出走河内。29日即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向日本投降。蒋介石对此十分恼怒,1939年春密令戴笠派人前往越南河内,刺杀主张对日和谈的汪精卫,要在汪尚未离开河内去南京之前把他除掉,不料此次行动却杀错了人。
历史留给后人的,是几许沉重,几许悲慨。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假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古人的诗句可为汪精卫一生作很好的评价。
一
1938年7月起,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汪精卫,日汪勾结越来越密切。10月,汪精卫发表谈话,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议和条件。11月中旬,双方代表在上海“重光堂”签订密约,并拟定汪精卫从重庆出逃。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等人借口去成都参加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的会议,从重庆乘飞机出走,路经成都转飞昆明。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璧君、曾仲鸣、周佛海、陶希圣等10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
汪精卫一伙乘飞机仓皇出逃,抵达河内以后,暂居河内郊区避暑胜地三桃山。20日,日本方面得到了汪精卫已到河内的消息。23日,日本首相近卫迫不及待地按照“重光堂”密约,发表了第三次对华声明。26日,蒋介石在纪念周会上讲话时,一方面对近卫声明表明态度,同时也否认汪等行动与政府有关。他说:汪是“请假”去河内养病,即可返渝。汪此行“纯系个人行动,毫无政治意味”,“外间一切猜测与谣言,国人必不置信”。但蒋介石想错了。
12月25日,周佛海、陶希圣、陈春圃赴港不成返河内,并偕陈公博来三桃山。汪精卫致电驻英大使郭泰祺,称:“日方所提尚非亡国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