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再次往上飘浮起来,汇聚成一个水球。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李浩往宅子的中院走去。在原力牵引下,那团水球就像有灵性似的,跟在他脑后飘去,直到走近后院和中院交界的门口,那水团倏地散开,洒落到地面。
李浩修炼原力时不想被人看到,所以后院被他划为禁区,不允许其他人进入。下人们有事找他时,只允许在后院的大门外叫他。
出了后院,只见一个长工早已站在门口。那长工行了一礼,“少爷,牙行的崔掌柜来找您。”
李浩和崔记牙行已经合作过多次,从刚来到大宋时租住宅,招伙计,到最近找照相馆的店铺,都是这由崔记牙行一手经办。
双方进行过多次愉快的合作,对方找上门,多半有业务推介给自己,见见也无妨。反正自己手头沉积了庞大的现金,宋朝又没有专门的理财机构,手持巨额现金不投资,不是个好商人。
李浩让下人请崔掌柜到客厅,奉上香茶,一见面崔掌柜笑容满面道:“呵呵,崔某不请自来,实在打扰了。”
“不必客气,崔掌柜上门肯定有好事关照,我欢迎还来不及呢。”
崔掌柜开门见山道:“眼下确实有一宗大买卖,我得到消息,泉州巨富梁家要迁往汴梁了。梁家长子深得蔡相公赏识,在汴梁混得风生水起,已筹备举家迁往汴梁。梁家在泉州的田地和宅子要出售了。”
李浩在宋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这个时期的称呼也多少有些了解,能被称为相公的是宰相那个级别的官员。他怔了一下:“蔡相公?是蔡京?”
“正是深受官家重用的蔡相公啊,你说梁家的前途多大?他们还会窝在泉州吗?”
“他前途怎么样与我无关,我关心的只是田地和宅子的价钱。”
崔掌柜哈哈笑道:“我也不关心他们家的前途,只关心成交后的佣金?”
李浩笑道:“我们这是英雄所见略同。”
崔掌柜笑了一会,才道:“这是大宗生意,泉州城有实力接手的人不多。上好的水田九千多亩,大宅十余亩,荒山山野地方圆十多里。梁氏的开价是十二万贯,三年内付清,每年付四万贯。”
李浩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却狂呼:“这价格太值了!”如果按一文钱约等于三毛钱换算,12万贯相当于3600万元人民币。三千多万买下九千多亩水田,十多亩房产,方圆十多里的地皮,还有比这更划算的吗?
当然,这估格上的差异主要在于那些荒山野地,在宋人眼里,那些荒地基本上没有价值,只是水田与宅子的添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