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此打击,国民党军的士气大为低落,将领们心中也是惶恐不安。杜聿明为了稳住阵脚,被迫放弃一批中小城市,将兵力集中收缩在沈阳、长春、四平、吉林等大城市里,征集市民百姓大修城防工事,以守待援。
东北吃紧,林彪准备再战四平!
这个消息逆春风而飞,直飞到南京城中的“总统府”。蒋介石急得坐卧不安,“我要亲自去一趟东北。”
5月30日,蒋介石飞抵沈阳。机场迎接他的各路将领远远不再是攻落长春时的那种喜气神情,各个面露焦虑,勉强挂在脸上的笑容却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愧疚。
在那间空旷的大病房里,蒋介石坐在杜聿明的床边,摘下白手套,看着已抱病不起的杜聿明,不禁连连叹气。
杜聿明有气无力地重复着:“东北必须增兵,不然恐怕难保了。”
“你先好好养病。”蒋介石惨然答道,“各军将领暂时收缩兵力,控制住大城市。目前重点是要维持住现有局面,其他事宜日后再议吧。”
第29节 陈明仁冒雨登上四平城(2)
飞机升空而去,蒋介石匆匆地返回了南京。
在飞机穿过云层的时候,蒋介石不禁暗暗想到:一年前的林彪还不堪一击,为什么现在的实力竟如此强大呢?
而此时的林彪,在得知南北终于会合的消息后,电告各部:暂停作战,稍作休整,准备进攻四平。在新一轮的四平之战到来之前,罗荣桓的归来令林彪喜出望外。前不久,彭真由于中央的需求,已先行离开了哈尔滨,而高岗正忙于后方工作,东北民主联军的政治工作、动员训练、装备后勤等无人可以托付,林彪正在为此发愁,罗荣桓从天而降。
实际上,罗荣桓也正是考虑到林彪目前所需才赶来的,他虽然已在苏联为治肾病停留了10个月之久,但病情尚未痊愈。
5月22日,罗荣桓在哈尔滨仅休息了两天,就来到了双城,随同林彪一起工作。
初至双城,罗荣桓迎头遇到的却是刘亚楼,二人紧紧地握住了手。
罗荣桓问:“怎么样,亚楼?一年来长了不少见识吧?”
“哈哈,老首长,算来真的是一年了。病都好了吗?”刘亚楼问。
“无大恙,无大恙了。”罗荣桓也笑了起来。
这一年,刘亚楼才37岁,他是在1946年5月经林彪和罗荣桓推荐,由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的。说起来,罗荣桓在这里可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红军长征时期,刘亚楼还是红一军团的一名师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