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我们的谈判就功亏一篑了。”
1月17日,苏静作为进城联络的工作人员,与邓宝珊等人开往北平城内,崔载之等人正在德胜门等待着他们。第三天,苏静与崔载之等人开始将在城外达成的协议具体化,先后形成了十八条协议。
1月23日,傅作义同意了国共两军谈判形成的文字协议。并随后在中南海居仁堂召集华北“剿总”高级将领会议,当众宣读了十八条协议。
会议上先是一阵沉默,继而有人放声大哭。傅作义一眼望去,正是第4兵团司令李文、第9兵团司令石觉和第16军军长袁朴。
迫于多数人的压力,虽然这三人最后同意了十八条协议,但要求返回南京。傅作义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1月23日,北平和谈十八条协议的主要条文公布在各大报纸上,各界人士欢呼雀跃,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都终于免去了一场劫难!
第60节 北平翻开新篇章(3Z结束)第60节 北平
北平人民欢庆和平解放的情景令苏静难以忘怀。正在他满怀激动地欣赏着北平和平景象的时候,忽然接到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电报,要求他立即返回汇报情况。
刚一到通县宋庄的前线司令部,罗荣桓便面带笑容地问道:“由邓宝珊交给傅作义的那封信,傅作义看了没有?”
苏静答:“不清楚。”
聂荣臻接着说:“你今天还要回去,问一问邓宝珊,若还未交给傅作义,你要催促他,务必在今明两天让傅作义看到那封信。”
苏静茫然不解:既然那封信中的词句对傅作义有所刺激,为什么还要急着交给他呢?
林彪一下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只问了一句话:“为什么傅作义让他的嫡系部队先开出城外?”
苏静脑子迅疾地一转,领会到林彪的发问,他是担心傅作义过早地将嫡系部队开出城外,会影响傅作义对蒋系国民党军的控制力量,一旦中央军又倒了回去,北平则免不了经历一场战火。
想到此,苏静马上返回北平城内,找到邓宝珊:“你进城的时候,带给傅作义将军那封信给了他没有?”
邓宝珊怔了一下,困惑不答。
苏静着急地说:“我们一起去看望傅将军,把那封信交给他。”
邓宝珊见苏静如此急迫,知道定是上级的命令,再也不敢怠慢。可是事与愿违,他们和傅作义见面时还没来得及拿出那封信,恰有客人来访,二人只得匆匆告辞了。后来,邓宝珊把那封信交给了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而傅冬菊看过信后,也觉得问题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