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敢把信交给傅作义。
直到1949年2月1日,毛泽东授命《人民日报》发表了那封信的全文,傅作义才看到,不过见到后,傅作义果然异常激动,于2月3日给林彪、罗荣桓写信说:“两年半战乱战争的严重灾难,我愿担当错误责任,愿意接受任何惩处。”
为了平息傅作义激愤情绪和解除其顾虑,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共同邀请傅作义和邓宝珊于2月8日到北京饭店赴宴,并在宴前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
林彪率先开口道:“北平和平解决,使文化古都未遭破坏,树立了和平方式的新榜样,傅先生对此是有贡献的。共产党对所有对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绝不亏待。共产党的理想是建立革命政府,发展生产,要完成革命事业,必须党内与党外共同合作才能办到。”
傅作义听了,神情终于好转,诚恳地说:“过去我的内心矛盾很大。主观上有心替人民做事,客观上反而替有钱人做了保镖。参加国民党进行的内战是错误的。过去对共产党关于民主的主张缺乏了解,今后愿为人民服务,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对部队改编和政权接收,解放军不要有顾虑,怎么办好就怎么办。”
林彪听了,马上接道:“傅先生所说甚好。那封信,是合乎傅先生过去行为的事实,事后公布此信,乃是将傅先生过去的错误作一结论,以便根据北平和平解决,开始与傅先生进行新的合作,既不能因为傅先生过去之罪,抹煞今日之功,也不可因傅先生今日之功,而含糊过去之罪。傅先生的失败,并非个人才能问题,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胜利,也非个人才能问题。国民党违反人民利益,为人民所反对,必定失败。在任何战场,任何人指挥下,均无例外地要遭受失败,非仅华北一处如此。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才会胜利。”
聂荣臻和叶剑英随后也对傅作义多方开导,讲了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一些政策,话谈开了,大家都面露喜悦。众人入席,高脚杯频频相撞,余音悦耳。
此后,傅作义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但内心里还不是特别踏实。他急切地想见毛泽东一面。一天,他对周北峰说:“我打算亲自去石家庄拜见毛主席,你向叶剑英主任委员说一下,是否可以?”
2月11日,陶铸、周北峰一道来到西郊傅作义住处,陶铸高兴地告诉他,毛泽东主席要接见他和邓宝珊将军。周北峰说,叶剑英主任通知,傅、邓二位可于明日与“上海民众和平代表团”章士钊等几位老先生一道乘飞机赴石家庄。
22日,傅作义、邓宝珊等飞抵石家庄。当晚,毛泽东、周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