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可以综合借用前面介绍过的方法的实施程序,只是把监督人由他人变成自己即可,实现自我控制。
第五章情绪疏导法
一、解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越来越丰富。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但要打造自己的行为,还要理顺自己的思想认识,纠正我们身上可能存在的偏执的、非合理的、情绪化的认知。这时,就需要进行情绪疏导。合理情绪疏导是行为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矫正不良习惯,除了可以从调控外显行为和刺激环境达到目的以外,还可以深入到青少年内部思想的改变上,而且孩子越大越需要首先这样做。
第9节:情绪疏导法
二、案例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米琪珥是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10岁女孩。她在邻居中几乎没有朋友,在学校也比较孤独。在过去的几年中她在班上只有一个好朋友吉莎。妈妈认为,女儿社交困难是由她的不良性格造成的,米琪珥刻板、不会分享,希望事情按照她的意愿发展。新学期伊始,米琪珥班里转来一个新同学,与她的惟一好友吉莎很要好,这个新来的女孩为了与她形成友谊上的竞争,竟然取笑米琪珥,还怂恿班里的一个小圈子也这样做。
每当与同伴交往受到挫折的时候,米琪珥就会逃避,变得很难过,甚至默默哭泣,有时她会向同伴发出攻击,有时向老师告状,有时向父母倾诉。米琪珥经常有这样的想法(此即她认知上的困扰,是她自动化的思想):“我必须得到其他孩子的喜欢,否则就是我不好。”“别人应该主动接近我,并与我做朋友。”“现在她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没有人喜欢过我。”“我肯定有些什么地方错了。”当问她为什么向老师和父母求助时,她说:“我当时没有任何办法了。”“交朋友太困难了,不应该只靠我自己去做这件事。”为了减少米琪珥的孤单,老师和父母都会在她伤心时给她额外的补偿,这又成了恶性循环,同学们对她这种像小孩子一样的不成熟行为嗤之以鼻。
米琪珥不良的交友习惯面临两个困难:其一,怎样面对班里同学的取笑;其二,习得与同学相处的技巧。第一个问题就是属于认知上的困扰,这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才可以提上日程。
妈妈带米琪珥见了心理咨询师。咨询师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为米琪珥解开了认知上的困扰。
咨询师:吉莎喜欢班里的每一个人吗?
米琪珥:当然不是。
咨询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