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家长,孩子已经上高中了,孩子的来信做母亲的每一封都要拆开来看,她觉得有这个权力。家里的电话有分机,儿子在那边接电话,她在这边还要用分机听一下,使孩子产生很大的逆反情绪。我还认识一位大学生,他的父母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他从小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恰恰是这个孩子对父母特别认同,他为父母感到骄傲。所以,并不是父母成天把孩子拴在身边,孩子就一定能爱自己,理解自己。
刚才讲到造成孩子心理疾病的原因,指的是家长的做法。家长之所以这样做,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对孩子不良的教育方式呢?
第一,许多家长并不懂得,一个人成功之外还需要健康。这个观念是现在很多家长不明确的,总觉得孩子学习好,能考上什么学校就完了。他们不知道,健康问题是孩子终生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不懂得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一个综合的结果。以为孩子长得壮,不发烧不拉肚子就完了。他不知道心理健康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对此一定要重视。
第三,不了解子女的思想。很多报刊做过调查,其中一份调查结果表明,有76%的青少年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还有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居然有90%的子女对父母不满。这说明什么?说明家长对子女并不了解,这是造成对子女教育错误倾向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他们不知道把孩子搂在怀里喂着饭、溺爱着是有害的,许多家长从来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他一直这样做。
第五,很重要的一点,父母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要警惕,就是说自己的人生萎缩了,对自己人生的前景、未来的生活没有追求了,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以为孩子成功了,自己就能得到一份安慰。这种思想要不得。
要改变这个观念。所谓收缩自己的生活,收缩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大局已定,就这样了,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只有一个期望──把孩子造就好。这样做的结果不但牺牲了自己,而且也对孩子不利。
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比较好的孩子大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家长们自己的生活比较成功,同时他们对孩子不是太溺爱,但给予适当的正确指导,这是最好的。所以希望家长们一定不要萎缩、收缩自己的人生。
第六,不仅是父母自己人生的萎缩,还有他们精神生活、感情生活的萎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人生中精神比较空洞、空虚,或者爱的感情不够──这个爱是多方面的爱,包括夫妻感情比较平淡,这方面得不到满足,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