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对,我的优点她也应该能看出来。
作者:讲得很好。我对你刚才讲话的评价是:我认为在你刚才举的两个例子中,都是你正确,而你妈妈不正确,比如说眼光问题。
大家对自己的穿着的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想,一个孩子到你这个年龄应该是为自己穿而不是为妈妈穿了。
非要穿得你(指母亲)看了舒服,她自己看着不舒服,然后跟同学们在一起还不舒服,那多别扭!现在你要求妈妈穿一身你的衣服过一个礼拜,你喜欢的衣服让你妈妈穿一个礼拜,你看妈妈舒服不舒服?她要不舒服你说她没眼光。
另外,你妈妈是想让你各方面都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所以她老拿你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去比,是这样吗?这样不可以。
那你回家拿你妈妈跟别人比一比。专门拿你妈妈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看她舒服不舒服?
孩子:其实我在家也老比。
作者:这就是逆反心理。另外,家长对你的学习很着急,你觉得这个着急有必要吗?
孩子:有点。我小时候,就是您刚才讲的那类的,学习不是太努力,但是成绩也还凑合。现在上中学以后,期中考试才考二十四名,明显下来了。我觉得我自己可以找原因。我自己原来老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
作者:这个原因很好解决嘛。
孩子:是。
作者:刚才这个孩子讲话讲得非常好,对妈妈讲得有道理的地方,就肯定。比如说,你(指妈妈)的着急她认为是有道理的。还不是说有道理,而是说有点道理。自己总结出的原因是看电视,而且她认为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没有太复杂的原因呀!哪有什么可着急的?没什么可急的。
家长:我就是觉得她老控制不住自己。
作者(对孩子):你觉得你能控制住自己吗?
孩子:能吧。
作者:能吧?再坚决点呢?
孩子:能!
作者:就是。妈妈对你的将来很担心,你理解她的心情吗?
孩子:理解。
作者:她说你不理解,那你告诉妈妈,说我理解。咱们就为孩子鼓鼓掌吧。(家长们鼓掌。)这孩子挺棒的。对事物的分析、举例、阐述都特别清楚,而且分寸特别好,有什么是什么。(对家长)所以有些问题还是要善于和孩子实事求是地谈。而且你指责孩子穿什么样的服装是毫无道理的,对一个初三的女孩子指责她穿什么样的服装是毫无道理的。你怎么知道人家没眼光啊?人家可能还认为你没眼光呢!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