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可以有一点点的加分,不过很少,但如果在正式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则可以有很多加分。所以我从新学期一开始就在准备论文——不过还是要说明,写论文、发论文都很可能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但是真要写出好的文章,却完全是因为你对研究对象本身抱有纯粹的好奇心。没有一段时期的积累和思考,肯定写不出什么东西。
对自己的专业——国际政治——我一直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在更多的时候我愿意读国际关系史或者中国外交史方面的文献。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我就修了《近代国际关系史》,这在很多同学看来可能是比较麻烦的一门课,因为所谓的“近代国际关系”,实际上就是欧洲大国之间的恩怨纠葛。自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之后,欧洲的事情就像是一团乱麻,有各种各样的王朝战争和分赃会议,也有一大群做外交的天才人物涌现出来。仅仅是各个大国王室的世系图,或者有关战争涉及的地名,就需要一个“Computer一样的大脑”才能记清楚了。不过我学得比较认真,而且也发现了一些“兴趣点”。比如说所谓的“东方问题”——也就是列强如何瓜分土耳其的问题,这是一个时期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它的牵涉面太广了,几乎把所有的大国关系都包括了进去。所以我决心认真做一点分析。
相关的文献当然很多,通过图书馆的几种检索工具,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一起,把近十年来国内发表的重要论文都找来梳理了一遍,并且做了这么一个示意图:
简单地说,我把牵扯进来的六个主要国家都用线连起来,省略掉次要的俄—埃连线和奥—埃连线,于是就得出了十三对关系函数(Function)。然后再逐一分析,到底哪些关系是冲突型的,哪些是相互利用型的,这样六个国家可以分为三类:力图破坏现状的俄、奥,希望维持现状并且抵制俄国的英、法,还有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土耳其。这三类追求不同目标的行为体,也就构成了一个国际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每一对函数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12对函数的相应变化。
有了这样一个框架,我可以比较清楚地解释几次俄土战争中各个国家的外交行为,也可以说明“东方问题”最终如何引发了克里米亚战争。尽管这个题目已经被反反复复地做过,但是我舍得下工夫,做得比较细致,对相关问题的解释又借用了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一些术语和模型,所以这个文章不久就发表出来了。后来我还用这个办法来分析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边疆问题,梳理了唐、回纥、吐蕃、南诏以及河北割据集团之间的关系,结果也得到了一些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