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
首页

第11部分

趣的结论。

我想,这可能是本科学生写文章的一种办法。由于我们积累还太有限,要发现一个前人很少涉足同时自己的能力又可以胜任的问题并不容易,所以不必回避那些老问题。在资料搜集方面总是后来居上的,你可以比前人更仔细、更全面,也可以尝试着从一些新的角度,用一些新的模式去说明问题。这样的文章,尽管学术价值不大,但对本科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训练自己的方式。

读文献是不嫌多的,尤其要努力读外文的东西,否则自己总也摸不清楚门道,总没办法和国际学术的主流“接轨”。但同时,深入中国的社会去调查研究,那才是发现问题的最好办法。纯粹从理论、逻辑当中是不可能发现新东西的,要想写有价值的东西,对社会存在的体验至关重要。由于我所在专业的特殊性(我没办法到四川农村去调查“大国关系”),所以本科阶段也很少主动做社会调查,但是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来讲,社会学、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凡是在本科阶段有一点学术成果的,都曾经很辛苦地到农村或者城市社区去呆了两三个月。

此外,文科的学生,无论哪一个专业,我都觉得必须读一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以及《江村经济》。这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也是我们所有后学的入门书。而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更应该是摆在案头的教科书。

(三)寻求本领域最好的导师的指导

大三我上了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几门课,也比较多地接触了几位老师。

第一门课是潘维老师的“外国政治制度比较”。潘老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的是“世界政治”专业的博士学位,早年也曾在陈翰笙先生门下读过研究生。潘老师给我们讲课,首先就讲陈翰笙那一代人的学术追求,要我们明白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又为什么做这些。

在很长一段时间,伯克利的政治学系都在全美排第一,于是潘老师对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的掌握十分出色,讲课的时候放得很开,一个人在讲台上来回走动,讲各种各样的笑话,而对于各家各派的学说他都要进行批评,真是很狂的样子。当时他还做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主要是批评知识界的“民主迷信”,而我们读了以后觉得很不服气,不仅上课的时候站起来质疑他的观点,而且还写了一篇商榷文章,实际上就想说他的文章太偏颇。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他那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同时也后悔发表了商榷的文章——并不是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极品小姨 其他 /
极品小姨
林浩云
我叫林浩云,是一名高二学生。由于离家远的缘故,平时我都寄宿在学校,只有双休日...
1805263字05-09
野玫瑰 其他 /
野玫瑰
鹿时安
傅斯延看着眼前的女人,她长发微卷,深色的头发衬得肤色愈发白皙。 赵今曼抬头看着...
45843字09-13
合家欢 其他 /
合家欢
春暖花开
姨打电话和我说爸妈又吵架了,这次吵得特别严重,小姨说妈妈吵架过后行为很过激,...
274594字05-09
绿帽御宴 其他 /
绿帽御宴
绿到尽头
一颗比地球大上些许的蔚蓝星球,处在最为广褒的一块大陆上,和地球同样的人类也经...
412489字04-26
浪儿媳勾引公公 其他 /
浪儿媳勾引公公
昔日
短文,完结
53381字09-12
锦绣江山传 其他 /
锦绣江山传
killcarr
庙中三男俩女正围坐篝火交谈,其中一个英俊的华服少年神采飞扬地道:「这次由沐师...
934540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