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柴。不过卖给地主们的价钱孙露可是狠狠宰了他们一刀。来报复他们高价卖地的那件事。还有一条财路就是走私私盐这条古老的行当。孙露在香港的基地旁建立了一个盐厂专门生产私盐。在忠叔的帮助下虽然走私的量不多。但还算是打开了销路。
目前孙露研究的另一个发财项目就是生产肥皂。生产肥皂的必要原料是小苏打或钾碱,脂肪或油料。小苏打或石灰,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分解脂肪,就可以形成肥皂,使甘油分离出来。想用石灰倒很方便,可是这样得到的是石灰质的肥皂,不能在水里溶解,因此毫无用处。如果利用小苏打,就可以得到一种能溶解的肥皂,可供日常使用。孙露让工人收集了不少的海蓬子、番杏和各种漂上岸来的马尾藻科。把这些植物大量地收集起来,先把它们晒干,然后在露天的坑洞里焚烧。便能得到大量的灰色的粉末,这就是天然的小苏打。幸好广东是沿海地区海滩上到处是这些藻类。不少学生在放学后也来帮忙拾海藻。至于油脂孙露除了使用动物油脂外还让人提炼了椰子油。可是光用这些的话成本就太高了。孙露又尝试了几种填充剂。最后发现还是用松香最好用,又便宜又能使肥皂多起泡,不过样子丑了些。就是那种黄黄的洗衣皂的样子。后来又试了试水玻璃。这次样子不错白白的惹人喜爱,就是成本高了点儿。还有就是硬了些。于是现在在孙露面前摆放着七八块样品。看来还是等詹母斯从南洋带来些香料再实验香皂吧。这两天被肥皂弄得头浑脑涨的孙露自我安慰道。
随着人员的增加,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变得困难了。根据统计桃源山庄的人口已经猛增到了700多人。不过幸好有罗胜的帮助,他不但是个好会计。而且在行政方面也很有一手。孙露在大学时学的是行政管理。虽然没有读完就被龙卷风刮到这儿来了。但在管理方面还是有一手的。孙露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在生产方面孙露将原有的生产流程分为几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标准。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山庄管理方面孙露建立了村委会制度。虽然现在的村委会并没多大的权利管的只是些小事。但使山庄的管理变得更人性化。当然这些制度还要在日后实行过程中渐渐改进。现在的桃源山庄就是一个试点。孙露希望能在这里积累足够的经验以便以后在全国推广现代化的管理。在孙露看来一套有效的制度要好过一千个圣人。这些日子罗胜跟着孙露学到了不少东西。罗胜越来越觉得这个东家深不可测。往往在罗胜看来很难解决的问题这个东家总有出人意料的解决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