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刀,一刀一刀的在竹简上刻字,李云现在基本上是认识了汉代常用的文字,但是让他去刻的话。。。。。。因此李云经常想,怎么蔡伦先生不早出生几个世纪?这样他就可以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了,虽然他的毛笔字同样的不堪入目。
至于便宜弟子杨谋则是担负起了给人看病的重任,李云在教了他几天《伤寒杂病论:辩太阳病症》之后,他就成了“神医”了。附近村民偶然得点伤寒什么的,他就桂枝汤,葛根汤,来来回回的用,本来杨谋就是医道世家出生,此时进了李云的门,听他每日盗版几句《伤寒杂病论》中的语句,就觉得自己这个老师真是太厉害了,本来很难治疗的伤寒在他说上几句后就变的很容易治疗,却不知在现代最容易治的就是伤寒,连个不懂医的也知道要发汗解表,更不说李云好歹是个医学专科毕业的,西医懂点,中医更是背下了全篇的《伤寒杂病论》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对付点什么咳嗽,感冒的还是不在话下。
不知道这些的杨谋此时就心甘情愿的给李云打工,只觉得自己赚大了,暗叹自己的父亲眼光好准,不过来李云这看病,李云有个奇怪的规矩,没有钱也可以,去挑几担牛粪,马粪什么的倒到分给他的二顷没种的地里,再用土厚厚的盖是就行了。
不知道李云这样做是为了明年土地的丰收,杨谋自然是把李云看成了品德高尚的大德。这时代的学者对于个人的品德有着十分高的追求,所以看到老师即有学问,又有品德,杨谋当然是笑的合不拢嘴了,连带着他的旧病也大有好转。
这日,李云与往常一样,趁着中午午休的时候带着杨谋做起了眼保体操,李云一向认为眼睛是他重要的部分,因此为了预防近视,老花眼,经常做做眼保体操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由于李云的这个习惯,杨谋自然也跟着做起来,更何况做这个眼保体操实在很舒服!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两人做着做着忽然听到村口鸡飞狗跳,好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