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修筑城墙是没有用的。这个看法非常有道理,假使一个国家境内到处民不聊生,外敌来时一触即溃,光把都城修得像铁桶一样,的确也没有什么用。战国时齐国的靖郭君田婴(有名的孟尝君的老爸)原先在齐国当丞相,后来齐王不喜欢他了,免了他的官职,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他担心自己的安全,想在薛邑修建高大的城墙,有人就劝他说:“老田啊,你当初之所以闻名天下,都在于你是齐国的丞相,没有齐国,你就什么都不是。你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把自己在齐国的地位重新夺回来,否则,你就是把薛邑的城墙筑到天那么高,又有什么用?”东汉末年割据幽州的公孙瓒也曾经给自己筑了一座坞堡,里面藏了三十年的粮食,他自以为有金城汤池之固,可是不久就被袁绍击破,身死国亡。可见光是修建城墙用处是不大的,以攻为守,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年轻的大汉王朝却有不得已的苦衷,它现在危机重重,潜在的敌人就有两个:山东的诸侯王和匈奴。
诸侯王的威胁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谈谈,而且那些诸侯王现在大部分还正忙着身体发育,暂时没有时间和汉王朝进行对抗,而匈奴的压力则迫在眉睫。
这一年,吕后曾经找了一个宗室的女子冒充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希望匈奴能高抬贵手,不要对汉朝逼得太紧。
可是这点小利益显然无法打发匈奴的胃口。这就好比一个强盗,如果能轻易地抢到更多的财物,一点小小的贿赂是不可能让他洗心革面的。
匈奴是汉王朝的一个梦魇般的劲敌,即便在后来的一百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疆万里,仍无法让这个在草原上飞马驰骋引弓射雕的民族臣服。正如他们自称,匈奴是天之骄子,“南有大汉,北有强胡”,他们生来就要让全世界的农耕民族们头疼的。
作为身经百战的汉高祖刘邦,曾经自以为可以一举击灭匈奴,在汉七年(前200),带着自己三十二万攻城野战势同破竹的精锐部队,浩浩荡荡地北伐,却不料在平城的白登山(今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三十万骑兵分割包围得水泄不通,最后用了陈平的计策,用金银贿赂匈奴阏氏(皇后),七天之后,单于才放了刘邦一条生路。倘若不是匈奴阏氏的贪财和担心单于爱上汉地美女,刘邦可能要把白登山当成自己的埋骨之地,再也不可能躺在长陵的地下宫殿舒舒服服地安享万世的宁静了。
对这么一个劲敌,吕后和惠帝能不怕吗?
他们只能加紧修筑长安城墙,以期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惠帝五年的春天正月,又征发长安周围六百里内百姓十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