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社会里,用刑罚根本达不到这种效果,但如果他能看到这个恶人治郡的成果,会一头雾水的。临近郡的郡守看到济南郡这个恶人这么厉害,也很害怕,把这个恶人当作丞相一样尊敬。这个超级恶人就是前面我们特别提到的郅都。
可是宁成一点也不怕这个恶人,他来到济南郡上任,径直去见郅都,盛气凌人,按照规矩,郡太守的秩级是二千石,都尉的秩级是比二千石,也就是说,太守的官阶比都尉要高半级,按理都尉对太守应该恭敬,可是这回情形好像有点不对,搞得郅都不知所措。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奇怪的现象,以前的都尉上任时,见到他都像六百石的县令拜见太守一样,可是眼前这家伙却像自己是丞相下来考察,是不是吃错了药。我们接下来似乎应该等着看郅都发火了,看这两个超级恶棍怎么火并。
可是俗话说恶人还需恶人磨,郅都愣了一下,不但没有发作,反而笑眯眯的,接着两个恶人就惺惺相惜,握手言欢,结为好友。
郅都死后,宁成当了中尉,长安的列侯贵戚刚刚放纵了一阵,马上又过回了以前那种小心谨慎的日子,直到刘启驾崩,刘彻即位,才终于找到一个过错,将宁成下狱免职。
小章:第五集
我们曾经说过,在太子刘荣刚被废为临江王的时候,皇太后窦氏,尤其是梁孝王刘武很是高兴了一阵,他记起了刘启当年说过的话,以为这回或许真会封自己为皇太弟了。他那进水的脑子也不想想,人家刘启有的是儿子,凭什么封你为皇太弟,神经病啊。再说,就算人家想封,大臣们也会劝啊,他的亲生儿子也会不服气啊。当然,上面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理由,如果刘启下定决心传位给弟弟,也是可以的。皇帝嘛,真要办什么事,奴才还能挡住吗?如果奴才们的反对让皇帝真没办成,那不能说明奴才们本事大,而是主子自己觉得不合适。总之,立弟弟为太子,只是刘启当时的一句玩笑话,他心里压根就没想实行过。
可是窦太后和梁孝王却一直放在心上。如果没有刘启那句话,或许他们根本不会生这种心思,可是刘启说过了,事情就不一样了。这种奇怪的心理,我搞不明白,心理学上可能有解释。
景帝七年十一月,在刘启废掉太子刘荣之后,梁孝王还留在长安陪伴母亲窦太后,他又心动了,就怂恿母亲向哥哥吹风。窦太后选了个吉利日子,请刘启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窦太后开口道:“我听说殷朝的规矩是亲亲,周朝的规矩是尊尊,其实都差不多,如果有朝一日我们都死了,希望能让梁王作为我们的寄托。”
窦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