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推行的“推恩令”,对刘启有利无弊,可是却讨好了窦太后,可谓一举两得。
梁国的瓦解,使得汉中央集权君主制的成熟又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第10章 一代名将呕血亡
小章:第一集
景帝前元三年的七国之乱,表面上看是件坏事,但对长安来说,其实是件好事。我们前面说过,这场风波迟早要来,晚来不如早来。等到平定七国之乱后,长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东方,四年,刘启下诏,命令进入关中的各个关口比如函谷关、武关、临晋关等都加强防守,重新采用符传也就是通行证制度,凡是过关的人都需要持有符传。
所谓符传,乃是一种过关凭证,每个要去长安的平民,都要在当地政府登记,在竹简或者木牍上写上自己的姓名、性别、身高、肤色等等特征,然后剖成两半,一半由官府先行送往各个关口,另外一半由出行人本人带着,到了关口,守关士卒会调出另外一半,和出行人手持的一般拼合,如果拼合无间,则说明是良民,可以入关。出关的时候也必须拿着这个,否则会被关吏拘留。有些在长安犯事的人常常因为这个原因逃不出关口,被中央政府瓮中捉鳖。
符传这种方式是专制政府的一种典型统治方式,生活在这种国家的人,一举一动都在政府的监视之下,不能随便行动,走到哪里,都有档案可查,毫无隐私。据说现在的朝鲜,一个人从自己所住的村子到别的村子去,都需要经过警察审批,可谓和中国古代的专制政府如出一辙。秦汉时候,函谷关是最著名的排查“奸民”的关口,秦朝统一之前,这个关口的类似功能就非常著名了。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齐国著名贵族孟尝君田文有一次出使秦国,因为他名气大,秦昭王想把他留下来当自己的相国。有人劝秦昭王:“孟尝君贤良之名播于天下,确实不错。但他本身是齐国的公族,如果让他当秦国的相国,他一定会先考虑齐国的利益,这对秦国是个危害啊。”秦昭王一听有理,马上变脸,把孟尝君软禁起来,准备杀掉。
孟尝君让人去找秦昭王的宠姬帮忙,宠姬说:“我想要孟尝君的那件白狐裘。”孟尝君的确有一件白狐裘,价值千万,天下无双,但是一来秦国之后,就献给秦昭王了,哪里还有第二件?所以一筹莫展。
好在孟尝君以豢养门客而著称,不管什么人,只要来投奔他,他都来者不拒。他有块封地在薛,每年都有很多税收,养数千门客不在话下,最多时候就养了三千门客,声势煊赫。后世很多读书人都以他为榜样,元代严忠济《天净沙》曲里说:“有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