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玄笑答道:“对极,此语与老夫所想暗合,只不过老夫一生致身教育,却想不出如此警世之言。”
及见到姜述所录诗词,首首惊绝,令孙乾一一抄录,对姜述道:“老夫如今方知天下确有天才。老夫一生授徒无数,却无一及得公子。”
看到姜述所录之三字经,初时尚不以为意,待看到最后,见其意通俗易懂,由易而难,鲜有重复之字,不由面露惊容,道:“此书所作为何?”
姜述答道:“小子欲光大族学,又想诸书启蒙苦涩难懂,无聊时编出此文,欲作族学启蒙之用。目前尚不完善,近日尚要好好寻思一番。”
郑玄手不释卷,连呼大妙,喜道:“天降大才,此天下蒙童之福。”
孙乾年少成名,表面谦和,心性却甚高傲,笔会之时本想风光一下,却让姜述新字体所扰,失色不少,心中尚不服气。如今抄录姜述诗词,篇篇经典,句句玑珠,由此由衷拜服。却不知姜述脑海里的诗词,每一篇都是流传百世的大家之作,世上任何大儒,在这方面都要甘拜下风。
及到孙乾录完,却见老小两人饮茶叙事,谈及当前的教书育人。观其行,听其言,绝对无法想象与郑玄大家谈论得热火朝天者,竟然是一位九岁少年。
午饭将至,下人来请用餐,郑玄谈兴正浓,喧宾夺主,让下人将饭菜搬至书房。正在此时,下人来报,道:“北海太守孔融来访。”
这一下不仅姜家上下乱了套,即便郑玄也坐不住了,与姜述共同去迎孔融。
孔融此来,倒非因为姜述面子,而是听说郑玄来到姜府,因此特来拜见。这番缘由,明白人自是能猜测得出,但在外人眼中,姜述实在了不得,两位国内扬名的儒学大家,亲自上门拜访,这是何等风光之事?
孔融驾到,自然不能再在书房用餐,周氏不能出面,姜战、姜述陪着孔融、郑玄在正厅饮宴,又得田希跟着过来,也算半个主人,场面还可应付过去。
第一卷姜述篇第19章少年论道2
孔融与郑玄相见,诗词成了小道,两人很快谈到经义。经学大师论经,对于在座众人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客厅似成了学堂,也无人敢于下箸,郑玄看不下去,对孔融道:“不如我等先行吃饭,后到书房去谈。”
众人草草吃过饭,一起拥去书房。书房虽然宽敞,一下子拥进这许多人,也稍觉有些拥挤。姜述方要说换个地方,孔融知他之意,笑道:“无妨,谈书论经,席地而坐也无妨。”
郑玄、孔融论了一会经,很快因“道”字之义争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