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也矫枉过正。
'7'见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8'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
'9'见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另,李渊勾结突厥一事在正史中极其隐晦,真相大白是由于陈寅恪先生的考证。请参看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
'10'见《旧唐书·李密传》。
'11'本节所述玄武门之变及相关史实无另注者,全部依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
'12'事见《旧唐书·太宗本纪》,并请参看《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该书对玄武门之变有很精辟的分析,本书亦有引用,不另注。
'13'据《旧唐书·淮安王神通传》,唐太宗称李神通为叔父。
'14'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玄武门之内还是之外?本书倾向于认为是在门外,请参看《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15'此番问答,《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中有“高祖意乃安”五个字,却被《资治通鉴》删去,从而掩盖了李渊心中有鬼的历史真相。在细节上做手脚,是司马光的一贯伎俩。
'16'裴寂其实是太子党,一直站在李建成一边,而且将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刘文静诬陷致死。李世民即位后,仍以开国元勋待之。但到贞观三年,裴寂被认定有该死之罪四条,从宽处理判处流放。
'17'此段综合了新旧《唐书》之《隐太子建成传》和《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
'18'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两个月后,继位为帝。作为太上皇,李渊活到贞观九年五月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一岁。
'19'关于这个时间的考证,请参看《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20'这是陈寅恪先生的观点:隋炀帝远游江左,所以卒丧邦家;唐高祖速据关中,所以独成帝业。见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21'以上描述据《周书》之《突厥传》、《宇文测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民族卷》,林幹《突厥与回纥史》。据《周书·突厥传》,阿尔泰山又名金山,金山的形状类似于兜鍪(读如谋),而当地人把兜鍪叫做突厥,突厥由此得名。
'22'以上请参看袁刚《隋炀帝传》。
'23'请参看杜祐《通典》卷一百九十七。
'24'请参看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
'25'颉利可汗是启民可汗三子。启民可汗去世后,长子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